繁体版
首页要闻 / 正文

何志平:弘扬岭南画派精神 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纵观历史与未来,广东与香港同属岭南一脉,不仅山水相接,文脉相通,而且人文相近,岭南文化正是粤港澳大湾区最重要的人文底色。香港文化深受岭南文化的影响,与西方文化碰撞时,创造出一股文化独特性。

文|何志平

“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5月22日在香港会展中心开幕。160余件广东籍美术家不同时期的创作展品,以六大主题有序陈列在场馆空间,又以各具特色的风格和创新方向,共同辉映出广东艺术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展览促成两地文化互动合作,筑起大湾区城市文化交流桥梁。饱含深刻思想内涵与时代特征的真品真迹,让香港市民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磅礴气势。

要解读近代美术发展脉络,岭南画派无疑是绕不开的一座丰碑。画家不仅以寓意深远的主题作品托物言志,还将家国情怀落于笔下万物生灵,成为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相信每一个看展之人,都会在领略艺术魅力之余,感受到大师们对艺术的坚守传承,以及在广东省与海外交流互鉴氛围之中所展现出的坚定自信与融创发扬,开启一场穿越百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之旅。

折衷中西融汇古今 倡导救国救世

本次展览以“革新”为主调,格外呈现了众多岭南大家的经典原作。从何香凝的《狮》,到李铁夫的《盘中鱼》,再到高剑父的《饮马渡关图》、关山月的《绿色长城》等等,画作画面布局严谨,层次分明,立体感十足,笔沉而气逸,若晨风拂野,温润含光,却暗聚裂云穿石之力。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作者对绘画艺术的敬畏之心。

这些作品均是时代的横切面,展现出近代百年中国人一直不断向外界学习,以寻求变革之路。岭南画派正是在国家危难与社会动荡中成长起来的。十九世纪中后期开始,李铁夫、冯钢百、阎良等粤籍艺术家一批批远赴北美,探索将中国古典文化与西方现代油画技艺共冶一炉;二十世纪初期,高剑父、陈树人、高奇峰等岭南画派代表人物的崛起,更将创新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致。他们是东渡扶桑求学的青年画家,亦是追随孙中山革命的时代志士;他们用笔墨尽展家国情怀,努力实践“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革新主张,形成将民族命运、国家发展为使命的画派风格,改变了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轨迹。抗战胜利后,丁衍庸、陈福善等一些定居香港的知名画家,将传统与现代、西画与国画技法融会贯通,创造升华出另一新境界,成为香港现代艺术的先驱;张光宇、关山月等艺术家在香港成立“人间画会”,倡导以艺术救国救世,推动香港成为连接内地与海外的文化枢纽。

百年来这种关心家国时代命运、同时探索表达新路的成长轨迹,已成为岭南活跃艺术家们共同的文脉和底色。今年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展览内一些饱含深刻思想内涵与时代特征的真品真迹,正好以无尽的智慧与价值,让香港民众得以近距离感受到烽火岁月的温度,真切地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那深沉而不可阻挡的力量,以及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磅礴气势。雕塑如潘鹤《鲁迅像》、钱海源《长征路上三代人》、黎明《崛起》、余畅与张永齐《铁军》等,都是一个个贴近真实生活、表达中国人民抗战精神的作品,不仅展现中国艰苦抗战的真实纪录,更呈现出中国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担当和气概。

不断创新 增强文化底气

时代在变,两地艺术创作创新创融不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东与香港虽因历史原因交往困难,但粤港一家、同气连枝的骨肉亲情始终都在。以潘鹤、杨之光、许钦松、曹斐等艺术家为代表的广东画家,仍然一代代接续岭南画派的创新精神,在雕塑、水墨、油画等领域创新不断,构成多元繁盛的新时代岭南文化特色。

香港水墨画也在二十一世纪新社会发展进程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涌现出不少勇于探索且独具个人风格的优秀艺术家。他们在理念、视角、媒介和视觉语言上持续突破,围绕地方景象、文化语境,展现香港水墨新风貌,例如有的利用本地语言口语作为创作元素,有的以汉字为灵感等,解构现代城市在建筑森林中紧凑的节奏与蓬勃的活力,以及用综合材料反映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进而在东西文化的交汇中散发独特神采,推动香港水墨进入新的阶段。

纵观历史与未来,广东与香港同属岭南一脉,不仅山水相接,文脉相通,而且人文相近,岭南文化正是粤港澳大湾区最重要的人文底色。香港文化深受岭南文化的影响,与西方文化碰撞时,创造出一股文化独特性。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征程上,香港不可或缺,文化意义深远。香港在“一国两制”的优越制度下,加强与大湾区其他城市联动,一方面为香港文化艺术事业带来更广阔的空间,注入更长远发展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传承中华文明底蕴,汇聚世界文化精粹,扮演好内联外通重要角色,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香港走向国际舞台。

跨界联合 吸引青年欣赏艺术

本次“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促成两地文化互动合作,筑起大湾区城市文化交流桥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香港市民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增强身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真心认同、接受并热爱祖国;也有助大湾区各城市集思广益、交流经验,推动跨界联合,促使岭南文化艺术界百花齐放,继续创新蓬勃发展,共建人文湾区;也有助继承和发扬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为香港水墨艺术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多文化元素和生动载体,以全新的“数字化”“沉浸式”等方式走向海内外观众,吸引全球年轻世代互鉴,共赏中国艺术的独特魅力。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