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首页要闻 / 正文

李家超对发展心急如焚 冀北都区“爆破性发展”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昨日出席立法会“互动交流答问会”时坦言,对部分项目的发展步伐心急如焚,亟需与立法会议员共商提速良方,希望社会各界同心协力推动计划,让北都区创造“一加一大于二”的“爆破性发展”,与市民分享发展红利。

●李家超昨日出席立法会“互动交流答问会”,与议员共议北都区发展。 香港文汇报记者曾兴伟 摄

(香港文汇报记者 吴健怡)面积共约3万公顷、占香港土地面积约三分之一的北部都会区,是香港未来发展的新引擎,过去两年多政府已加快推动北都区发展。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昨日出席立法会“互动交流答问会”时坦言,对部分项目的发展步伐心急如焚,亟需与立法会议员共商提速良方,希望社会各界同心协力推动计划,让北都区创造“一加一大于二”的“爆破性发展”,与市民分享发展红利。针对北都区的统筹机制,议员集思广益,有人建议成立一个或多个类似机管局的法定机构,亦有人建议仿效深圳前海设立北都区管理局,为政策创新及制度松绑,获李家超认同,希望能听取更多意见。

针对发展北都区的庞大规模与复杂性,多位议员聚焦发展的统筹机制,提出革新管治架构的建议,立法会议员廖长江提出,政府可成立一个或多个法定机构,或由政府全资拥有的公司,制定北都区内不同园区的高层次发展策略,承担日常管理和招商引资的工作,模式就似机管局。

李家超回应表示,北部都会区规模庞大,并将北都区与机场作比较,指出机管局现时做得非常成功,但机场面积只占香港的1%至2%,而北都区规划与资源调配属“超大规模工程”,需审慎探讨单一大型架构或分区管理的可行性,政府乐意听取更详尽的建议。

赞议员意见具启发性

立法会议员刘国勋则建议研究订立《北都区条例》,成立专门公司或机构,如成立“北都区管理局”等,认为可参考深圳前海管理局模式及内地新区经验,在条例中纳入跨境合作、政策创新及制度松绑等要素,例如直接允许自动驾驶在区内试行,避免出现逐项修例耗时的情况。李家超在回应时直言,刘国勋提出意见有建设性和启发性。

需推动“有为政府与市场高效合作”

立法会议员陈健波认为,北都区如何协调发展是关键瓶颈,他建议设立“终极唯一审批机构”,并要求主事官员与发展商形成团队协作来解决问题。李家超对此表示认同,强调统筹与效率的重要性,并以近期九龙城寨电影实景项目为例,强调副司长级协作的成效。

另一方面,北都区产业发展路径亦引发热议,多位议员建议政府由过往惯用“价高者得”的土地分配模式,改为采用“产业园”概念,以“谁能带来最高经济效益”为标准,促成业界自发形成产业集群生态。

李家超表示认同,坦言政府过去偏重土地房屋而轻视“产业思维”,未来需推动“有为政府与市场高效合作”,他并以“从高层次看森林,香港的树有时候比人高,有时候没别人高,但香港好多颗树加起来是高过很多国家地区的”,形容香港产业聚合的价值。

立法会议员严刚关注口岸经济带的产业布局,询问吸引深圳企业投资的具体措施。李家超回应指出,政府在口岸经济带产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重视高新科技,所以有新田科技城,亦希望有提高附加值的产业并推动绿色经济,而政府在吸引内企在口岸发展时也会研究吸引产业进入,可考虑支援中小企在口岸经济带建立技术提升,以及将产品更容易推广至内地的措施。

此外,作为深港合作焦点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首三座大楼早前已宣布落成,但立法会议员李浩然指出,今年下半年可入驻的8号楼及9号楼只是“湿实验室”楼层,没有办公室作配套,业界使用有困难,而办公室楼层最快要2027年才可入伙,他建议在过渡阶段设有租金优惠,让业界可以用“湿实验室”楼层部分位置作办公室用途。

李家超直言,自己对该问题亦心急如焚,并指政府内部一直有讨论办公室问题,共用设施亦可纳入考虑,相关政策局正在努力处理中。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