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首页要闻 / 正文

云南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赖勇:要形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立体传播格局

赖勇做主题分享。(活动方供图)

主持人好,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

非常感谢主办方的盛情邀请,让我这个江西人和江西广播电视台的老员工能够在自己的家乡,代表云南广播电视台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云南电视台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一些经验和做法,让我非常荣幸。我为什么强调江西和云南两个地方,因为地域差异是做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工作的非常重要的一点。

大家知道总书记531讲话之后,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就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做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这些实践和探索百花齐放、各有千秋,都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中央媒体有中央媒体的做法,地方媒体有地方媒体的打法,那么地方媒体怎么做好国际传播工作,我个人的体会,必须立足于本地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和文化优势,紧紧围绕国家总体外交和外宣战略,用地方话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请看短视频。

(播放短片)

这是今年1月我们与老挝联合举办的“一路欢歌一路情”中老跨国春晚活动,也是用“地方话”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具体实践。所谓讲好“地方话”,实际上就是利用地域优势开展国际传播。比如,具体到云南,做国际传播就具有四个方面的显著优势:

(一)地理区位优势,云南是中国内引外联的战略要地;

(二)生态资源优势,云南是生物多样性的全球标杆;

(三)民族文化优势,云南是多元文化的交汇之地;

(四)开放政策优势,云南是中国对外交流合作的前沿阵地。

鉴于时间关系,我就不展开说了。

正是基于以上四点,近年来,云南广播电视台在国际传播实践中,紧紧依托独特优势,坚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总体外宣和周边外交战略,明确以面向南亚东南亚为国际传播工作重点,通过“建体系”“优内容”“交朋友”,将得天独厚的地方资源和地域特色转化为做好国际传播工作的强大动能,有力提升对周边国家的辐射力、传播力、影响力。我们重点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建体系,我们持续编织优化强劲有力的国际传播矩阵。基于地缘优势,我们致力于体系化整合云南台的外宣资源,着力打造“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视听传播枢纽平台”,初步形成以内容为本、技术为翼、平台为基、活动为纽带的立体化国际传播格局。目前,我们初步构建了以澜湄卫视、国际频率为核心,“澜湄视听”APP和多语种“吉祥网”为支撑,云数传媒为延伸的国际传播体系,初步实现了“台网共振、矩阵发力、融合传播”的目标。截至目前,澜湄国际卫视覆盖南亚东南亚18个国家和地区超6500万人口,成为服务澜湄国际区域合作机制的专属跨境媒体。我们开发了自主可控

的“澜湄视听”APP,采用“中文+越老缅柬泰”6种语言对外传播,入围了“中国—东盟数字创新成果案例”,柬语版即将海外上线。“吉祥网”海外社交媒体矩阵使用中、英、缅、泰、柬、越六种语言进行精准传播,总粉丝量超100万。云南台参股企业下属的云数传媒实施了“面向南亚东南亚DTMB+OTT融媒体互联网传播矩阵项目”,地面数字电视覆盖人口超100万,仅柬数传媒新媒体粉丝在当地就超过了141万,成为柬埔寨头部新媒体账号,为推动中国广电技术和文化“走出去”探索了可行的云南模式。

下步,我们将结合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进一步强化云南卫视的外宣色彩,搭建云南卫视、澜湄卫视“双卫视”架构,整合国际频率、民族频率、“吉祥网”等国际传播资源,筹建“对外传播中心”,打造以“区域视听传播枢纽平台”为中枢,“双卫视”为两翼,南亚东南亚网红联盟、视听联盟,海媒账号集群、海外记者站等为支撑的“一中枢两翼多轮驱动”的国际传播新格局。努力把对外传播中心打造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展国际传播的主要舆论阵地、开展国际舆论斗争的第一方阵、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引擎、影视剧出海的重要基地、区域协同的重要支点、国际传播的重点智库。

——优内容,我们全面增强面向南亚东南亚国传内容辨识度。我们充分发挥广电视听内容形式多样优势,采用重、长、短、新多元组合策略,实现传播深度、广度、效率有机融合,满足不同受众偏好,凸显中国气派、云南元素,增强国传内容的辨识度。所谓重,就是在重要场景全面展现中国国家形象和云南媒体担当。比如,今年习近平总书记访问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期间,我们举办了“视听中国走进柬埔寨”活动,发布《中越友谊万次曝光现场》《在柬埔寨也可以看中医》等视频,海外阅读量超500万次;缅甸发生7.9级地震当日,我们的记者第一时间奔赴灾区,成为第一家到达并且首发消息的国内广电专业媒体,澜湄卫视、吉祥网第一时间组建外宣团队,迅速推出27小时“缅甸 7.9 级地震特别报道”融媒体直播,发布缅文、英文报道560余条,全网触达超4900万人次。长,就是更注重中华文化的长时态传播和全景式呈现。比如,我们用对象国语言编译了脱贫攻坚剧《山海情》、文化交流故事《舞乐传奇》、都市女性励志剧《欢乐颂》等中国优秀影视剧,累计达3200集超4.5万分钟,让海外受众通过影视剧深度了解一个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短,就是更注重短视频的碎片化渗透。比如,《你好!汉语桥》《总领事眼中的云南》《老外眼中的云南生活》等系列短视频,让世界畅想“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新,就是更注重新技术的场景化应用。比如:今年端午节期间,我们的AI产品《端午安康》,被新华社编译成英文版全球发布;AI产品《宝宝象的奇幻北征》获国家级创意奖项等等。

——交朋友,我们大力开展合作传播提升中国话语影响力。首先,请大家观看一段《睦邻·柬埔寨》纪录片片段。

(播放短片)

这是我们与柬埔寨国家电视台合拍的纪录片,在习近平总书记访问柬埔寨当日,在柬主流媒体热播出圈,同时在国内传播,位列4月17日全网纪录片融合传播指数榜第一。

近年来,我们通过共创项目、共办活动、共建平台等方式践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促使“邻居”变“朋友”,有效增强了我们传播的感染力感召力。共创项目,我们合拍的《和合澜湄——金色向未来》入选中宣部纪录中国项目库,4K纪录片《睦邻》系列成为云南国传金字招牌;我们也广邀周边国家网红博主开展“来云南过节”系列直播226场,海外触达超4000万人次。共办活动,我们连续五年联合举办承办“澜湄视听周”,相关合作成果写入国务院白皮书。我们和周边6国合办跨国春晚,特别是今年的“一路 欢歌一路情”中老跨国春晚,我们首创将舞台搬到中老铁路春运首日列车上,行程500多公里,全国百家平台同步直播持续5个多小时,汇聚50多个中老优秀节目,近500万人次实时观看,全网话题量达5.4亿次。这五个“5”的背后凝聚着我们在国际传播工作中对内容创优、形式创新、活动创建、技术创构的不懈追求。大家知道中老铁路云南电视台的新闻点击量非常高,这对我们也是挑战。共建平台,我们与越、老、柬、缅、尼泊尔等国家新闻机构合办了《中国剧场》《电视中国农场》《中国动漫》等,构建了策划、传播、运营机制,实现借船出海。

做好国际传播工作,我有三点体会和诸位分享。

第一,必须坚持国家站位,国传顶层设计要与国家战略保持协同。要始终坚持全球视野、国家站位、地域特点相统一,谋划国际传播总体布局,保持国传策略与国家战略、外交大局步调协同。

第二,必须深耕“一国一策”,让国际传播效能精准触达。要根据对象国的不同特点,大力推行“一国一策”差异化策略,既要“借船出海”,也要主动摸索“造船经验”,积极布局精准传播,形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立体传播格局,让国际传播“走出去、走过去、走进去”。我在云南电视台主管外宣工作,我们制定了缅甸、柬埔寨、越南等国家的国际传播工作方案,下一步根据中宣部的部署,还要制定对周边其他国家的一国一策国际传播工作方案。

第三,必须要有共情能力,让国际传播以情感的互通消解文化和语言的隔阂。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运用多模态传播手段,注重细节描述等方式,生动鲜活讲好普通人的故事,在不同文化间架起互相尊重、理解和交流的桥梁,在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同时,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

各位同仁,云南广播电视台的国际传播实践虽然有些特点,但是和兄弟单位相比还有很多不足,还需要多取经、多学习。在这里我真诚期待与各位同仁开展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交流合作,为更好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全面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而共同努力。

最后,借此机会,欢迎大家来美丽的彩云之南,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祝福大家“样样好、事事顺”。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Devin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