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内地考生热选港校 升学就业攻守兼备学费具性价比

眼下正值高考志愿填报季,深圳家长刘先生一边忙碌着研究内地各大学校的专业和录取分数线,一边焦急地等待着香港高校的电话。香港的大学凭借其卓越的学术水平、广阔的国际视野以及多元化的升学途径,逐渐成为内地学生高考之外的新赛道。

内地许多家长都把额外申请香港高校作为“标配”。(资料图)

眼下正值高考志愿填报季,深圳家长刘先生一边忙碌着研究内地各大学校的专业和录取分数线,一边焦急地等待着香港高校的电话。香港的大学凭借其卓越的学术水平、广阔的国际视野以及多元化的升学途径,逐渐成为内地学生高考之外的新赛道。近年来,越来越多内地学生和家长,把目光投向了香港高校和港校在内地的合办学校,尤其是大湾区家庭,申请香港高校热度空前,许多家长都把额外申请香港高校作为“标配”。

不同于以往内地考生高考完就开始启动“放飞”模式,整个6月,刘先生和女儿都在紧张地为升学准备着,抓住最后的期限申请香港高校,参加系列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综合测评面试等。他介绍,今年香港八大院校非本地生招生名额比例从20%提升至40%,大大提升了考生们报考的积极性。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纳入内地统招系统,报考这两所学校的考生只需直接在系统填报,其余六所均采用自主招生的方式,考生需自行提交入学申请,初步得到认可的学生将获得学校面试机会,学校最终将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面试表现”择优录取。

在港成长路径多元 家长看好赴港求学

刘先生感慨,港大、港中大的分数早令大部分学生望尘莫及,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学校的分数近年来亦是水涨船高。他和女儿一番商量,申请了香港教育大学,看中其教育专业在全球排名靠前,毕业后有机会亦会考虑留在香港就业或者继续深造。

和刘先生有着同样想法的家庭数量正在明显增多,一名留学规划机构的负责人介绍,该校王牌专业教育学科在全球排名靠前,本科毕业生可向教育局申请成为香港注册教师,应征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教师岗位,薪资起点较高,在内地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这成为许多家庭为孩子规划的就业路径。

有家长表示,如今申读英美高校动辄一年要上百万元(人民币,下同)的开销,而香港的高校教育质量对标世界顶尖学府,学费在10万—40万元区间,即使算上生活费,也颇具性价比。在升学方面,既可留港就业,又可申请海外硕士,形成“进可攻退可守”的升学通路。

刘先生坦言,周围有许多考生都额外申请了香港高校,甚至几所香港的私立大学都成为不少家庭的“心水选择”,录取分数线暴涨。“有些家庭高三这一年紧张的备考中还专门挤出宝贵的时间冲刺英语,因为有香港的私立大学要求分数达到一本线,英语成绩达到一定水平,可以提前确定录取。”眼看有朋友的孩子已经收到了香港恒生大学的录取通知了,刘先生羡慕不已。

港中文(深圳)综评面试人数创新高

在申请香港高校的热潮中,不少大湾区考生还将目光投向了香港高校参与合办的大学。在广东,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北师香港浸会大学(BNBU)等学校综合评价招生热度居高不下,申请学生数量连年上涨。

根据学校官方公布数据,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5年吸引近3万名学子踊跃报考,创下新高,经过筛选,逾15000名考生在深圳、杭州、上海三大考点进行线下面试,最终入围5265人,广东共2140名学生入围,占比40.65%。北师香港浸会大学(BNBU)2025年广东省综合评价录取入学测试报名人数约1.4万人,近万名考生通过资格审核并参加入学测试,考试人数亦创历史新高。

带领女儿参加了2场面试的刘先生惊呼,现在不光要“卷”分数,还要“卷”综合素质,“面试涉及的话题面很广,不仅考察考生的学科知识,也通过各类创新题型考核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理解分析能力、逻辑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等。”深圳家长王先生则表示:“孩子为准备BNBU面试,参加了模拟联合国、商业案例分析营,还专门训练无领导小组讨论。现在的高考竞争,不仅是分数比拚,更是时间管理、心理抗压、表达能力的全方位较量。”

在不少家长看来,这些学校按照“631综合评价测试”录取原则,即高考成绩占60%,入学测试成绩占30%,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占10%,这对于平时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来说,很有优势。“如果综评分数相对较高,高考可以少考几十分。”有家长甚至计算出了最具性价比的分数“综评210分以上,高考560的,最划算”。对于众多考生来说,这意味着高考之外,还有一重保底,“不管能不能录取,去试一下也好。”

留港就业受青睐 来港竞争白热化

随着申读香港高校热度的不断上涨,曾经内地不少头部国际学校里流传的口号“三年不努力,将来进港三”渐渐成为历史。有资深留学规划机构负责人表示,以深圳最牛的国际高中为例,深圳国际交流学院的学生确实近半学生都是以牛剑和英国G5作为冲刺目标,以港三作为“保底”目标。但近年来,国际形势不稳定,加上留学费用高企,有不少国际学校的毕业生放弃了欧美顶尖院校的Offer,转而选择香港大学或香港中文大学。除了有学费和生活费方面的考量,不少家长和学生更重视的是,将来留在香港的就业机会。“因为就算在英国G5高校毕业,也未必能留在英国,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但港大毕业生月均三四万港元的起薪数据,真的非常具有吸引力。”有家长表示。

此前,在深圳举行的一场针对国际学校学生的招生推广活动中,相比奥克兰大学、澳洲前八大高校招生官们上台时的平静场面,香港都会大学的招生官甫一登台,PPT刚打出来,在场接近三成的家长纷纷举起手机拍摄,这让台下许多资深留学机构的老师都惊讶不已,纷纷感叹“香港”的风向如此强劲。

成绩门槛提高 录取难度攀升

但选择的人越来越多,也就渐渐成为了让申请者挤破脑袋的热门独木桥,以内地生身份申请香港高校的学生,明显感觉今年录取难度攀升。有家长表示,今年不仅面临申请提前“关门”,成绩门槛也在提高。有家长向香港文汇报记者表示,香港理工大学本科招生官网因申请量激增早于2月就截止申请,这一政策主要针对的是中国内地户籍,就读国际课程如A-Level、IB、AP、OSSD等的学生。而港大最新宣布,自2026年招生季起,申请者参加雅思或托福考试的时间必须在对应招生年度的9月1日往前推算的两年之内,较往年缩短了一年的成绩有效期,同时,港大的热门专业最低申请成绩要求也提高了,如建筑学院过去只要求AAB,去年提高到了AAA。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