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观点 / 正文

蔡冠深:把握香港新机遇 释放“一国两制”红利

全国政协常委、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主席蔡冠深在文章中指出,今天所取得的成就,正是香港在中央领导下坚守“一国两制”,走出阴霾、重焕生机,踏上由治及兴新征程的鲜活例证。

文|蔡冠深

在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的重要时刻,中共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日前发布题为《坚定笃行团结奋进—写在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之际》的“港澳平”署名文章,以宏阔视野回顾了香港回归以来所取得的耀眼成就,深刻诠释了“一国两制”的旺盛生命力。文章为香港工商界洞察时代脉搏、把握发展机遇注入了强大信心与思想力量。

作为香港繁荣的建设者与见证者,香港工商界为这座城市28年来风雨兼程中写下的璀璨篇章而自豪。近年来,在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下,香港克服了重重困难,经受住严峻考验,发展势头蒸蒸日上,喜讯频传:蝉联“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稳居世界前三、世界竞争力升至全球第三、外来直接投资排名全球第三、国际调解院总部落户香港。这一连串沉甸甸的成就,正是香港在中央领导下坚守“一国两制”,走出阴霾、重焕生机,踏上由治及兴新征程的鲜活例证,彰显了在中央坚定支持下,香港如何充分发挥“香港优势”、运用“香港韧性”提升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

锐意革新 开拓前路

三年来,行政长官李家超带领管治团队锐意革新,在中央全力支持下破除积弊、凝聚共识。特区政府“以结果为目标”的施政理念深入人心,行政立法高效协同,司法捍卫公义,区议会扎根基层,爱国爱港力量众志成城——这套高效治理“组合拳”,为工商界营造了稳定可预期的发展生态。

作为香港经济的引擎与基石,作为香港工商界人士,笔者期望工商界以三大目标助力特区政府共绘发展蓝图:

一,法治铸就商业基石。香港国安法和《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的落地实施,让“国安港安家好”成为社会最大公约数。让“爱国者治港”原则筑牢根基,法治利剑守护公平竞争——这是全球资本选择香港作为“避风港”的“定心丸”,更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护城河。 工商界将全力支持法治建设,让香港法治之都的名片更加闪亮。

二,启动创新经济热潮。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已连续9个季度保持增长,首次突破3万亿港元大关,印证香港的复苏动能十足。香港在投资管理位列全球第一,IPO集资额领先世界,家族办公室纷纷汇聚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离岸人民币结算业务不断扩展。尤其令人振奋的是新质生产力在港崛起,4,700家初创企业迸发创新火花,“抢企业抢人才”计划吸引21万人才,国际企业用增资为香港投下“信心票”。现时,香港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香港工商界应首当其冲,以“识变、应变、求变”姿态,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夯实繁荣基础

三,改善民生夯实繁荣基础。三年来,香港公屋平均轮候时间缩短、基层医疗扩容、强积金改革落地、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拓展。千家万户的民生“获得感”,转化为炉峰山下、维港两岸的社会“稳定器”。安居乐业的市民是消费市场的源头活水,和谐稳定的社会是工商百业繁荣的基石。

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作为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已经为香港这颗东方之珠打开未来之门。从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到今年行政长官率领的商贸代表团前往卡塔尔和科威特访问达成共59项合作备忘录和协议;从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创新试验田,到国际廉政学院的全球辐射力——香港正以“超级联系人”、“超级增值人”的双重身份,将香港的未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主席)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