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资讯 / 正文

学历贬值前途迷茫 中国年轻一代成为“老鼠人”

谭刚强也认为,年轻人用“老鼠人”这个词,通过自嘲减轻内在压力,并在同龄人圈层形成同频感应,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个体的孤独和烦忧。

武汉上班族赵雨晴(化名)是一名周末“老鼠人”,结束一周工作后,她需要宅家两天给自己充电。图为她躺在出租屋床上的视角。(受访者提供)

凌晨2时入睡,上午10时醒来,躺在床上刷手机到饭点。饭后睡个午觉,下午5时醒来划几下手机便到了晚餐时间,餐后接着刷视频、玩游戏到深夜……

这是安徽大学生尹浩(20岁)过去一年大多数时候的日常作息。他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坦承,自己是一名典型“老鼠人”,除了上课时间,宿舍里1.2米宽的床铺是他的“鼠窝”,而用遮光帘围起来的空间,便是他的“鼠鼠世界”。

过去几个月,低能量的“老鼠人”生活方式在中国迅速走红,成为继“佛系”“躺平”“摆烂”后又一个受到关注的丧文化现象。这一概念最早源自俄罗斯,通过短视频传入中国后,被用来描述蜷居出租屋、靠廉价外卖度日、作息日夜颠倒的低欲望青年。

在中国经济下行、青年失业率高企、社会内卷加剧的背景下,“老鼠人”相关话题全网浏览量近20亿次;越来越多年轻人认同这一身份,并选择成为“老鼠人”。

尹浩2023年刚上大学时,原本是个标准好学生——上课从不缺勤、积极参加社团活动,还经常在图书馆一待就是一整天。

然而,随着步入社会的时间越来越近,来自小县城的尹浩愈发感到力不从心。“我在人群中不突出,也没有家庭托举,单靠自己的努力想要出人头地实在太难了。”

在室友影响下,尹浩的生活习惯逐渐向老鼠人靠近。他说:“最开始只是偶尔打打游戏,后来熬夜越来越频繁,慢慢就适应了这种‘鼠鼠’的节奏,再也回不去了。”

武汉上班族赵雨晴(化名,28岁)成为老鼠人,则是她深思熟虑后的主动选择。“反正生活也没什么期望,一眼望到头就是这样。与其出去闲逛,还不如窝在家里。”

赵雨晴工作日是教培公司职员,每到周末就做起“老鼠人”。她是否出门,取决于有没有垃圾要扔。“有垃圾要扔,我就顺便下楼买两天的菜;没有垃圾,我就点两天外卖,星期一上班时把两天的外卖盒一起带出门。”

宅在家里的两天,赵雨晴大多数时间用来看剧、打游戏和发呆。只有当58平方米的出租屋脏到“实在看不下去”时,她才会打扫卫生。

不过,就连这个简单的决定,她也要经过漫长的心理建设,“如果我是中午12点受不了地面太脏,大概要下午四五点才开始打扫。”

老鼠人困境难解 努力不等于出路

看不到希望、对现实感到无力——这是两名相差近10岁的受访者成为老鼠人的共同原因。

官方数据显示,过去几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持续攀升,今年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1222万人的历史新高,也是连续第四年突破千万人。与此同时,4月非在校生青年失业率虽然降至今年来新低,但仍高达15.8%。

尹浩的工科专业相对热门,但他担心学历贬值,仍选择通过考研究生延缓就业。作为文科生和大龄单身女性,赵雨晴对就业形势更为悲观:“这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这么多公司倒闭,能混口饭吃就不错了,哪还敢提什么要求?”

赵雨晴还观察到,今年社会对高考的关注度明显降低。她认为这反映出大众认清现实,不再盲目相信“考大学就有好未来”。对于储蓄,赵雨晴表现得更为坦然,“我的结论就是活在当下不存钱、不买房。说不定哪天就打仗了,房子说没就没了。”

尽管如此,赵雨晴依然强调自己对生活的热爱:“我虽然是老鼠人,但我也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不是说我宅在家里,就生活不正常了。”

尹浩也没有完全放弃改变现状。他偶尔会强迫自己回到图书馆,试图找回曾经的勤奋。但他坦言,要走出老鼠人的舒适圈很难,“坚持不了几天我就觉得精疲力尽,最后又变回窝在宿舍的‘鼠鼠’。”

分析:反映年轻人 对高压环境集体抗拒

重庆市协和心理顾问事务所所长谭刚强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分析,相比过去的“躺平”,当下的老鼠人感受到的沮丧程度更深。

谭刚强说:“躺平仅仅是工作太劳累,或收入不高,但至少还有工作可做、有收入可收。当下年轻人面临的现实,不再是简单地振作起来就能解决——他认真读书,但读了书还是没有出路;他认真工作,但工作都可能没有了;他认真生活了,但生活质量也没有提升。”

台湾开南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院长张执中也认为,年轻人选择做老鼠人,是他们对当前经济社会条件、学历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回应,也是他们对内卷、加班文化和高压环境的集体抗拒。

张执中受访时说,这一代年轻人通过教育实现阶级跃升的速度已经放缓很多,再叠加经济放缓,他们的压力和挫折感比过去来的更大。

2022年的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呼吁年轻人“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老鼠人群体显然与官方预期相差甚远,但张执中指出,年轻人面临的环境已经发生变化,不用过于非难或批评他们。

他说:“年轻人周末短暂放空,或者在互联网上跟同温层互相取暖、释放压力,这其实也是好事。”

谭刚强也认为,年轻人用“老鼠人”这个词,通过自嘲减轻内在压力,并在同龄人圈层形成同频感应,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个体的孤独和烦忧。

张执中补充,年轻人面临的处境,与中国经济能否再取得稳定增长息息相关。虽然当代年轻人比以往更主动地表达对工作环境的不满,但能否改变现状,仍取决于国家和企业能否真正为青年创造条件。

他说:“老鼠的意思其实就是它是底层,虽然是可以自由移动,但它去哪里打个洞,其实都不太会被关注。”

责任编辑:Devin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