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内地与港澳法律研讨会首度在香港举行,嘉宾与与会者大合照。
第十三届内地与港澳法律研讨会首度在香港举行,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在今日(21日)的开幕礼致辞时指,今届研讨会以“锚定‘一点两地’全新定位,以高质量法治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主题,汇聚内地、香港和澳门三地的官员、法律学者和法律及争议解决业界,探讨立法协同、数据治理、知识产权及金融纠纷四个范畴的议题。而今届是律政司自2019年加入成为内地与港澳法律研讨会的其中一个主办单位后,首次在香港举办研讨会,意义重大。
林定国指,习近平主席于2023年到广东调研时赋予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的全新新战略定位,“要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围绕“一点两地”战略定位持续推进大湾区建设,需要强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把规则、机制优势转化为建设大湾区的强大动能。
他续指,港澳大湾区具有“一国、两制、三法域”的独特优势,国际上没有先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支持香港建设成为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律政司一直致力发挥香港作为国家唯一一个普通法司法管辖区以及提供高质量、跨法域的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的优势,助力大湾区法治建设。
林定国相信,粤港澳三地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将持续把“制度之异”转化为“制度之利”。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法律部门和业界持续深化合作,推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法律和争议解决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律政司去年4月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行动纲领》,积极推进机制对接、规则衔接以及人才连接,努力实现湾区法治建设的“硬联通”、“软联通”,在大湾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在规则衔接方面,今年2月推出的“港资港法”及“港资港仲裁”两项措施,让港资企业能更自由地选择香港法律和仲裁地。人才方面,现已有超过580名大湾区律师能在内地九市处理内地法律的民商事事务,为大湾区企业“走出去”和外国企业“走进来”,提供专业法律服务,促进三地法律服务市场的融合。
此外,内地与港澳分别签署了多项民商事司法协助安排,涵盖送达、取证、执行判决、仲裁程序等方面,大大提升了跨境法律纠纷解决的效率和成功率。这些成果为大湾区在未来更紧密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景汉朝发言时强调,粤港澳大湾区法学法律界要以开放包容的姿态,面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法治故事,讲好“一国两制”的故事,将中国法治建设的生动实践转化为世界读懂中国的金钥匙。
通过今次研讨会深入交流讨论,相信可以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为三地法律合作开辟更广阔的前景。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