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近期发生基孔肯雅热疫情,佛山感染个案已经超过3000宗。世卫组织发出紧急呼吁,指疫情已蔓延到东南亚、欧洲等,提醒各国做好应对,避免20年前大流行重演。香港毗邻广东,两地人员往来密切,有病患流入风险,有专家表示,该病虽然死亡率低,但可大规模传播,并引发心脑血管病,市民应做好防蚊准备。
香港大学传染病学教授:香港市民没有免疫力 一旦爆发规模大
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传染病学讲座教授袁国勇表示,基孔肯雅热死亡率虽然非常低,但认为市民不应轻视。
袁国勇出席一个电台节目表示,香港市民对基孔肯雅热没有免疫力,一旦爆发可以很大规模,若长期病患者及长者受感染,可能会引致心脏及脑血管病,一般感染者的关节炎可能维持多于3个月。他呼吁市民做好防蚊准备。
袁国勇表示,应对新发传染病,最重要投放资源研究,大众亦应尊重野生动物的生存权,不应该捕捉或圈养野生动物,指人类难以适应野生动物的病毒及细菌。
食环署加强监察防社区爆发
食环署防治虫鼠主任主管李明伟表示,基孔肯雅热是须呈报的传染病,若本港出现输入个案,署方会调查病人的背景及曾去过的地方等,并加强清洁,避免在社区出现二次爆发。
李明伟指,基孔肯雅热主要透过白纹伊蚊传播,署方透过诱蚊器指数监察白纹伊蚊指数,在6月的蚊患高峰期,指数与往年相若。他指,署方会继续透过诱蚊器监察口岸情况,一旦发现有白纹伊蚊,会加强灭蚊工作,又会透过全民灭蚊行动,清理积水,减少蚊患。
这是2006年拍摄的一只母伊蚊在叮咬人的照片。新华社资料图
20年前曾蔓延全球 影响近50万人
世界卫生组织发出紧急呼吁,指基孔肯雅热病毒已由印度洋地区,蔓延至东南亚和欧洲,提醒各国做好应对准备,防止出现大规模爆发。
基孔肯雅热约20年前,曾在印度洋地区大规模爆发后来蔓延至全球多地,影响约50万人。
世界卫生组织虫媒病毒小组周二表示,这情况有卷土重来迹象,呼吁各国做好准备应对。世卫称,今年以来,法属留尼汪岛、马约特岛以及毛里求斯,均再次出现基孔肯雅热。
其中留尼汪岛,估计有约三分之一人口已受感染。病毒目前正蔓延至马达加斯加、肯尼亚等地,并在印度及孟加拉等东南亚国家传播。
欧洲亦发现相关病例。法国自五月以来出现约800宗输入病例,南部一些地区,更发现12宗本土病例。意大利上周亦有一宗感染个案。
基孔肯雅热主要透过带有基孔肯雅热病毒的雌性伊蚊传播,患者会出现发烧和严重关节痛,亦可能会有肌肉疼痛、头痛、疲倦和出红疹等症状,大部分患者都可痊愈。
世卫估计,目前119个国家和地区正面临基孔肯雅热病毒传播风险,正支持成员国研发实验室诊断方法、培训人员、加强医疗保健系统,并扩大监测范围,以追踪和控制基孔肯雅热疫情。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