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卢金荣:为香港厂商创新赋能 为内地企业“出海”增值

香港新闻社7月28日报道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卢金荣近日接受大湾区教育融合发展智库主席陈锦云《高教与人才》「领军对话」专访时表示,期望透过青年工作,为年青人发掘多元的出路,同时期望透过大力推动职专教育,培育更多具备知识、技能及国际视野的年轻人才加入工业界,推动工业的持续发展,以及加快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香港新闻社7月28日报道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卢金荣近日接受大湾区教育融合发展智库主席陈锦云《高教与人才》「领军对话」专访时表示,期望透过青年工作,为年青人发掘多元的出路,同时期望透过大力推动职专教育,培育更多具备知识、技能及国际视野的年轻人才加入工业界,推动工业的持续发展,以及加快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父亲言传身教 服务国家社会

陈锦云:您身兼多项社会公务,服务香港和国家。您是如何走上服务社会的路?家庭和求学经历对您有影响吗?

卢金荣∶回望自己参与社会公务的历程,这离不开我的父亲的言传身教;作为本港的爱国企业家,父亲始终坚信,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因此从不忘回馈社会。他不但长期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在不同的重大国家及社会、国家安全等议题上发声,展现了香港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更是我的榜样,推动我加入厂商会,为本港的工商界服务。

作为商会的年轻的一份子,我一直对推动青年发展抱有很大的热诚,特别是香港社会长久以来看轻工业、产业结构过分单一,令工业人才出现青黄不接的问题,窒碍香港工业的长足发展。因此,我曾先后担任多项与年青人有关的社会公职,包括全国青联常务委员、职业训练局理事、浸会大学校董会成员、厂商会中学校监、香港菁英会主席等,期望透过这些青年工作,为年青人发掘多元的出路,同时期望透过大力推动职专教育,培育更多具备知识、技能及国际视野的年轻人才加入工业界,推动工业的持续发展,以及加快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张舵香港厂商会 促进产业升级 与内地拼船出海

陈锦云:面对世界变局,香港厂商还有什么优势?应该如何转变适应新的形势?特别是面对东盟和中东市场。

卢金荣∶在当前地缘政治紧张、「中美脱钩」风险加剧的背景下,全球贸易格局正快速重塑,香港厂商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灵活、适应力强一直是港商的关键特质。过去多年,在多变的环境下,港商总能找到出路,甚至化危为机。今天,这份韧性仍是我们突围的最大资产。

面对变局,港商应积极推动供应链多元化,在内地以外的地区,特别是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设生产线,分散风险。同时,加快开拓美国以外的市场,包括内销、东盟、中东及全球南方,寻求新的增长动能。

「香港制造」一向代表高质量与信誉,这是我们的重要品牌资产。香港完善的检测认证体系亦是优势所在,能为产品质量把关,提升国际市场对本地及内地产品的信心。例如厂商会属下的CMA检定中心,具备国际认可资格,广受客户信赖。

此外,不少港商已积极投资研发、技术创新与绿色转型,提升产品附加值,并透过品牌建设与ESG实践,强化企业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这些转型行动,将使香港企业更具差异化优势。

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亦具备独特的跨文化优势。企业普遍拥有国际视野与丰富的跨境经验,能精准理解不同市场的文化与需求,这在东盟与中东等多元市场尤其重要。

例如,在东盟,香港企业既了解西方标准,又熟悉区内文化与消费习惯,能迅速建立信任;在中东,香港企业正加快掌握伊斯兰商业文化,CMA检定中心亦开展如清真认证、伊斯兰金融等服务,协助中港产品进入当地市场,发挥桥梁作用。

我认为,香港厂商还可以借助以上的优势,与内地企业「并船出海」,从而为自身开拓更广阔空间。

总的而言,港商若能灵活部署、坚守质量、持续创新,并善用香港的国际化优势,将能在全球变局中稳中求进,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呼吁细化全方位人才和教育服务 全力打造留学香港品牌

陈锦云:香港高等教育是香港重要优势之一,政府在推动“留学香港”品牌,和“国际大学城”建设,这两个方面(尤其是大学城规划)您有何建议?

卢金荣∶当前国际地势复杂多变,不少顶尖学者及优秀学生在申请海外签证时遭遇某些国家打压。而香港拥有多间世界级的高等院校,亦是中国最开放、与外国接轨的国际化城市,应打造为吸引海外人才回流亚洲发展的理想「聚脚点」。厂商会建议,本港可因应近期美国的人才外流热潮订立具针对性的定向抢人才措施,牵头发动各本地大学为受影响美国留学生和顶尖人才提供支持;并尽快展开推广宣传活动。

我们建议,当局可设立一个招揽海外顶尖人才的咨询小组,邀请本港八大资助院校共同制定顶尖人才的引进名单,扩展引才纳贤的网络。

同时,我们亦建议当局推出人才计划,例如可考虑在「人才服务办公室」下设立专门的团队,为人才到港提供度身订造以及一站式服务的全方位支持,包括科研资金、人才签证、子女教育、团队招募等,吸引国际一流学者来港。

对于国际大学城建设,香港国际化的独特优势,是不少海内外人才来港留学和发展的最大诱因,因此当局应引进更多海外和内地的顶尖学府进驻大学城,设立分校或高等研究机构;并在大学城周边建立优质的生活环境及配套,解决人才对住房、子女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等生活上的需求。

另一方面,在留学香港品牌方面,厂商会建议,当局可以运用本港的会议及展览业的优势及经验,例如每年与本港商会合办亚太高等教育高峰论坛、大湾区产学研合作洽谈会等,吸引全球知名高等院校参与,并设立专题讨论及产学研对接活动。

此外,我们建议,当局可以建立更全面的香港与内地高校的学历互认及资格互通机制,例如扩大内地合作高校的学历互认范围、建立更灵活的学分互认机制等。 

北都区可设立“食品产业园”和国际组织总部

陈锦云:北部都会区是香港重要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你有何建议?特别是如何有利于做到“内联外通”?

卢金荣∶北部都会区是打造香港未来发展的新引擎,不仅为本港发展新型工业化提供大量土地及基建支持,还凭借其地理优势,担当深港经济融合的「桥头堡」和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合作制度创新的「试验场」,加快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现时特区政府正探讨为北都产业园设立管理公司,厂商会希望相关公司能够尽快成立,并建议引入内地或国际上具经验的营运商入股和作为策略合作伙伴,加快土地开发与招商引资。

厂商会建议,政府可考虑为北都的产业园设立专门制度,针对土地、租期、税务、工程标准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以提高企业进驻的吸引力。

我们亦建议特区政府向中央有关部门争取,在北部都会区内新建立的产业园区,率先试点对货物、人员和资金进出内地实施特殊的便利化安排,以吸引海内外企业进驻。例如开辟物流与清关绿色通道,在内销方面享受「优于CEPA」的待遇,更好对接大湾区供应链,增强企业进驻的诱因。

此外,我们建议,由特区政府牵头在北部都会区建立「香港特色食品产业园」,透过吸引区内的食品企业、食品科技研发机构、中试验证平台、检测认证机构等入驻,产业园还可引入银发食品、清真食品等,打造成为「港版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

北部都会区除了可以赋能香港产业发展,它更是连接国内国际双市场的关键节点,特区政府除了可以为国际组织落户香港引介中环、金钟及湾仔等传统金融区的写字楼外,还可因应部分有意在香港设立总部或者对办公面积需求较大的对象,在北部都会区的规划中特别批地兴建国际组织的总部大楼,以此加强香港「内联外通」能力及国际影响力。

青年应抓住机遇 赴大湾区、东盟、中东实习 掌握AI+专业技能 学习国家和香港产业

陈锦云:香港正由治及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您对香港青年人才有何寄语?他们会迎来什么机遇?

卢金荣∶香港正处于「由治及兴」的重要阶段,作为国家发展大局的一部分,香港青年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香港发展「八大中心」,涵盖创科、文化艺术、航空、知识产权、新型工业化等多个新兴领域,均需要大量具备创意思维、国际视野及专业技能的新一代人才参与其中。青年人只要敢于探索,必能在这些领域中发挥所长、成就自我。

随着特区政府全力推动新型工业化,科技相关人才需求迅速上升,包括软硬件工程师、数据分析师、自动化技术人员等,市场供不应求。对有志投身科技与工业发展的青年而言,这是一个打开新局的黄金窗口。政府近年亦积极发展职专教育与应用科技课程,进一步拓宽青年人向上流动的通道。

另一方面,科技正在重塑传统产业,不少行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正快速转变。贸易、零售、物流等传统行业,愈来愈需要掌握电子商贸、云端管理、大数据分析等新技能的人才。青年人应主动了解各行各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与技能需求,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值得关注的是,AI等新技术正逐步取代传统重复性岗位,如字处理、客服、审核等,但同时亦催生出全新的职业形态。例如,企业可能设立「AI代理主管」,专责管理与优化AI工具的应用,这对拥有技术与管理兼备能力的跨领域人才提出新需求。未来职场将更重视「AI + 专业」的复合技能,青年人在这方面具备学习能力与技术亲和力,应积极装备自己,争取先机。

因此,我寄语香港青年:要保持学习热诚与灵活思维,主动了解产业趋势,审视自身兴趣与优势,制定清晰的职业发展路线图,并随时根据情况调整方向。即使现阶段技能尚未到位,也可透过参加培训课程、实习计划等补足知识,累积经验。

今天的中国经济稳健向好,「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快速崛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为青年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香港企业面对人力短缺,也更愿意给予青年人机会。青年应主动把握跨地域、跨文化的工作与交流机会,如到大湾区城市工作,或参与东盟、中东等新兴市场的实习交流,拓展国际视野,累积多元经验。

未来属于敢于尝试、愿意装备自己的人。我深信,只要香港青年勇于追梦、善于应变,必定能在国家发展大局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为香港、为国家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