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姚志胜:前瞻“十五五”新形势 提速发展北都区

国家正准备出台“十五五”规划,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刻,香港须提速北部都会区发展,落实特区政府施政蓝图,做好各项对接“十五五”规划的工作,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惠及社会各阶层市民。

文|姚志胜

行政长官李家超日前出席施政报告第二场地区咨询会。他在会后总结,香港正处于不可逆转的经济转型期,各行各业在转型进程中会有不同步伐。不过他形容,转型会带来进步,是打赢竞争对手的唯一出路,也是令香港经济更强大的必经之路,特区政府会制定积极政策创造机遇,亦会支援面对压力的企业,照顾整体劳工。国家正准备出台“十五五”规划,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刻,香港须提速北部都会区发展,落实特区政府施政蓝图,做好各项对接“十五五”规划的工作,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惠及社会各阶层市民。

2025年施政报告将于9月发表,特区政府至今举办超过40场咨询会。李家超近日马不停蹄走访多场地区咨询会,与市民就新一份施政蓝图集思广益。如何促进施政推动香港在新形势下拚经济谋发展,改善民生建设未来,引起香港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

伴随国家发展看到新机遇

香港经济自2023年开始持续增长。尽管外围环境纷繁复杂,但香港经济仍展现强劲韧性。其中,资金持续流入,金融市场气氛向好,住宅楼市也趋向稳定。加上特区政府大力推动盛事活动、高增值旅游,这些措施都为香港经济注入强大动能。但也要看到,目前香港一些新兴产业正加速发展,一些传统行业也积极转型向前,不同行业和企业之间,难免有不均衡的发展情况,包括零售和餐饮等部分劳动力密集型的行业将面对较大压力。事实上,随着国际政经环境转变和科技迅速变革,香港经济持续转型升级。香港由治及兴的发展转型期,存在不同特征和挑战。总体而言,经济转型升级是一个必然且持续的动态过程,只要保持经济拾级而上,提升自身竞争力,推动经济更多元化,市民就能受惠于经济高质量发展。

外围环境存在不确定性,但事实充分证明,香港从来都在变局中,伴随国家的发展看到新机遇、找到新定位、展现新作为。从改革开放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之路行稳致远,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当前,国家“十五五”规划的制定工作已经启动,聚焦重大趋势、重大战略、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并于日前开展网络征求意见活动。“十五五”规划的制定,为国家未来5年发展把脉定向,也为香港发展指明方向。将香港发展放在国家发展大局的坐标上谋划长远未来,为国家重大规划部署做好对接准备,将为香港加快经济转型提供强大动能。

北都区发展分秒必争

李家超在施政报告地区咨询会回应市民意见时提到,社会重视北部都会区发展,故此特区政府会大力推动在北都区引入创科、生命科技等高端及含金量高的产业。

北都区是香港未来发展的重心。北都区作为香港旗舰发展项目,不仅回应香港内部的土地供应和产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对接国家优势产业、迎接各种北水和人才流入的重要腹地。确保北都区加快发展,为“十五五”规划做好各种对接工作,事关香港经济转型升级,各方力量须大力支持特区政府落实发展蓝图,推动香港经济建设提速提效。

国家发展巨轮破浪前行,北都区发展分秒必争。未来特区政府应成立高层次统筹小组,专门对接“十五五”规划工作,结合香港自身优势,制定具体落实方案,从宏观上超前部署北都区各项规划,包括明确北都区创科产业定位,加快园区建设,设立科研“绿色通道”,激活北都区创科生态,吸引国家龙头企业及早落户。“十五五”规划的落实将创造更多跨境供需贸易活动,需构建北都区“双循环”跨境物流中心,强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与粤港澳大湾区各市合作,打造港珠澳横琴物流生态圈,发挥香港跨国供应链管理平台、产业联网交流平台功能。

随着越来越多企业进驻北都区,北都区金融活动将与日俱增。特区政府应打造和完善北都区的金融服务链,打造新的金融核心区,利便企业进行各种投融资活动,推进两地金融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促进各方资金集聚香港,更好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满足国家落实“十五五”规划的金融需求。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会长)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