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资讯 / 正文

从“等通关”到“秒通关”!牡丹江移动赋能绥芬河智慧口岸 点亮中俄数字丝路

香港新闻社10月17日报道 近日,中国移动牡丹江分公司(以下称“牡丹江移动”)作为绥芬河智慧口岸项目的总体承建单位,已正式入驻项目施工现场,标志着这一智慧化工程进入实质建设阶段。

香港新闻社10月17日报道 近日,中国移动牡丹江分公司(以下称“牡丹江移动”)作为绥芬河智慧口岸项目的总体承建单位,已正式入驻项目施工现场,标志着这一智慧化工程进入实质建设阶段。该项目聚焦我国最大对俄公路口岸的升级需求,将从民生便利与行业赋能双维度发力,推动国家“智慧口岸”战略与黑龙江“数字丝路”建设落地见效。

解民生痛点:效率提升惠及政企

项目直击口岸民生与企业办事核心痛点。通关效率上,建成后进出口通关时长分别压缩47%、27%,空车进口通关从10分钟缩至3分钟,日均通车量从645辆升至897辆(增幅 39%),货运司机与跨境民众等待时间大幅减少。企业办事方面,业务单据100%电子化,申报时间从30分钟缩至8分钟(降幅73%),全年预计为外贸企业省成本超6000万元。就业端,项目直接带动800人就业,间接拉动仓储、运输等上下游就业超3000人,为本地民众提供稳定收入来源。

助行业升级:激活产业链动能

项目将推动口岸关联行业从“传统运营”向“数智化”转型。物流行业借助5G-A、北斗定位技术,实现跨境车辆轨迹误差<1米,货物全程可追溯,预计年新增过货200万吨、物流收入增2.3亿元,物流企业效率提升30%以上;跨境电商领域将搭建便捷服务体系,吸引35家供应链企业设前置仓,带动出口新增50亿元,形成集聚发展格局;海关监管行业通过“AR 眼镜+AI”辅助查验,单票效率提升35%,实现从“人工为主”到“智能协同”的转变。

技术支撑:四项首创筑牢基础

牡丹江移动以四项“全国口岸首创”技术,为民生与行业价值保驾护航。“5G-A+北斗”融合监管保障货物安全,提升物流调度效率与通关便捷度;“AR 眼镜+AI”辅助查验减少企业货物等待时间,降低经营成本;“量子加密+区块链” 双安全通道确保中俄数据共享安全,为“一单两报”铺路;“低空防御+通感一体”系统360度守护口岸空域,筑牢民众出行与企业经营安全屏障。

长远规划:释放持久价值

项目“三步走”规划确保民生与行业红利持续释放:2025年建成验收,让绥芬河政企先享便利;2026年向牡丹江航空口岸等复制,形成“口岸集群”效应;2027年联合俄方建“中俄数字贸易通道”,落地数字人民币清关等应用,推动东北亚产业链协同。

牡丹江移动总经理张志伟表示,将以“通信+算力+能力” 优势,全力把绥芬河智慧口岸建设成为“国门安全新屏障、中俄贸易新通道、沿边开放新高地”,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黑龙江省全面振兴贡献“移动力量”。

(张 岩 李 超 牟晓欲)

责任编辑:朱怡娜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