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孙玉菡:超22万人才已抵港大部分成功就业 为本港作出经济贡献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今日(8日)在社媒发文分享政府人才政策的成果。他表示,截至今年7月底,各项人才入境计划共收到约51万宗申请,其中约34万宗获批,超22万名人才已经抵港。

孙玉菡。(劳工及福利局FB)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今日(8日)在社媒发文分享政府人才政策的成果。他表示,截至今年7月底,各项人才入境计划共收到约51万宗申请,其中约34万宗获批,超22万名人才已经抵港。

填补人口

孙玉菡表示,要为本港长远发展提供所需人力,首要是促进人口健康增长。2024年年底,香港人口为753万人,而按政府统计处最新推算,到了2046年年中,人口将增至819万人,惟65岁或以上长者届时会占整体人口的36%,而劳动人口参与率也会从2024年的55%,下降到2046年的52%左右。

“抢人才”措施推出后,外来人才陆续抵港,部分更携同家眷来港落户。以高才通为例,从2023年初到2025年6月底,已经有逾10万名受养人抵港。这些生力军落户香港,扭转了本地劳动人口疫情期间的跌势。

提供劳动力

人才落户当然也为香港带来不少经济贡献。大多数的入境计划都要求人才到港前要在本地获聘,即使高才通等计划,首次签证到期时人才亦须证明他们已在港受聘并能从中获得稳定收入,或已在港开办或参与业务,才获续签。局方欣悉大部分到港人才已在香港成功就业,他们主要投身金融、创新及资讯科技和商贸等行业,这些均是香港的关键产业。

此外,新来港的人才大多处于工作年龄,正值“打拚黄金期”,有助补充本地劳动力。以30至44岁这个年龄层来看,2024年的劳动人口(撇除外籍家庭佣工)较2022年累计上升了1.7%,远比整体劳动人口同期0.3%的增长率快。随人才来港的受养人6成是他们18岁以下的子女,会成为香港的未来生力军,有望改善人口结构。可以说,“抢人才”措施不只是引才,更是“育才”的长线投资。

经济贡献

乐业也要安居。人才来港发展之初,选择先租住物业属正常不过。很多市场分析亦指出,外来人才带动本港住屋需求,2022年12月至2025年6月,香港私人住宅租金指数累计上升逾一成。2024年本港20至34岁年龄层的人口约为115万,较10年前下降约24万。这个年龄层的本地人普遍随着就业以至结婚而离开父母另置居所,是住宅物业市场的重要客源,而该年龄层人口下降,本该导致住宅物业需求减少,幸有“抢人才”措施带来新客源,空置率才大致平稳,可谓“幸保不失”。

未来发展

劳福局辖下的香港人才服务办公室一直致力与抵港人才保持联系,了解他们在港的发展和需要,并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支援服务,协助他们及随行家人落户香港。政府一直密切关注各项人才入境计划的续签申请,掌握他们的就业动向和发展状况,其中高才通计划下发出的首批签证去年12月底起陆续到期,至今续签情况亦相当理想,局方将在未来两周内公布相关统计数字。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