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首页要闻 / 正文

再增2宗基孔肯雅热个案 香港讨论“以蚊治蚊”

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中心)表示,截至昨日(14日)下午5时,中心录得2宗新增感染基孔肯雅热的输入个案。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近日表示,考虑“以蚊治蚊”的灭蚊方法,最快明年可以试行。

香港新闻网8月15日电 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中心)表示,截至昨日(14日)下午5时,中心录得2宗新增感染基孔肯雅热的输入个案。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近日表示,考虑“以蚊治蚊”的灭蚊方法,最快明年可以试行。有专家则强调,该技术并非万灵丹,物理灭蚊措施更可靠有效。

新增的2宗个案涉及同一个家庭,包括一名50岁男子及他的8岁女儿,他们的住所位于西贡区。初步调查显示,两人于7月20日至8月10日到过孟加拉国首都达卡,未能确定外游期间曾否被叮咬。男病人于8月1日在孟加拉国出现发烧,翌日四肢出现关节痛。他于8月3日在当地门诊求医,但无需住院。他获告知其血液样本经检验后对基孔肯雅热病毒呈阳性反应。他于8月10日返抵香港前已经退烧,但因关节肿胀,于8月12日到私家医院求诊。由于病人抵港前(即发病后第9日前)已经退烧,因此他抵港后对蚊子不具传染性,无需入院。

女童方面,她在8月12日出现发烧、咳嗽及疲倦,8月13日到私家医院求诊,已获安排到医院的无蚊环境下接受治疗,情况稳定。

两人的血液样本经检验后,均对基孔肯雅热病毒呈阳性反应。由于他们整个潜伏期在孟加拉国逗留,中心认为他们是在外游期间受到感染,属输入个案。他们的3名家居接触者,包括2名曾同行到孟加拉国的人士,现时没有出现病征,正接受医学监察。中心正继续流行病学调查,并已把个案通报孟加拉国卫生当局。

香港今年累计录得8宗基孔肯雅热确诊个案,均属输入个案。香港在2016至2019年每年录得介乎1至11宗输入个案。

香港中通社资料图

食环署正进行病媒调查及针对性灭蚊工作,并会于2名病人的住所及于病发后到过的地点加强防蚊和灭蚊工作,包括在相关地点附近250米范围内树木茂密的地点进行密集式雾化处理工作,以杀灭成蚊等。

据悉,香港过往应对登革热疫情也采取类似做法,策略亦成功。

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13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随着输入个案慢慢增加,出现本地个案的风险是存在。强调现时需要做好防蚊和灭蚊工作,期望降低出现本地个案的机会,即使出现亦希望减慢扩散,控制疫情。

谢展寰提到,也有考虑各地不同的“科技灭蚊”措施。至于“以蚊治蚊”,即“养菌”让蚊子难以传播基孔肯雅热病毒的做法,他称“以蚊灭蚊”的试验在有些地方成效不错,但有些地方的成效一般,此方法准备需时并需在实验室测试,最快明年才可以试行。

据悉,“以蚊治蚊”是通过释放大量带有沃尔巴克氏体病菌的白纹伊蚊。沃尔巴克氏菌被指有效控制昆虫繁殖能力,释放带有这款病菌的雄蚊会令授精的蚊卵难孵化,变相有助抑制疾病传播。

对于“以蚊治蚊”的新防控技术,共享基金会总干事陈英凝14日则提到,该技术并非万灵丹,认为物理灭蚊措施更可靠有效。

陈英凝强调“以蚊治蚊”还存在一些关键问题,包括成本高昂,可能需数百万美元初始投资,并需与化学灭蚊措施协调,以免误杀感染蚊;生态影响,释放大量感染蚊虽不传病毒,但仍会叮咬人类,引起居民不适及恐慌。另外,未知的长期生态风险亦需评估。在时效性上,该方法需经蚊子交配及繁殖周期方见效,非即时解决方案。

就个人而言,预防基孔肯雅热的最佳方法仍是避免蚊虫叮咬,防控需求亦推升香港驱蚊产品销量。

近日,香港多个售卖驱蚊产品的店铺,均有不少市民及游客在选购驱蚊产品,当中一家大型商场的母婴用品区域,两款主要成分为15%及20%驱蚊酯的驱蚊产品一度没货。

有业界人士透露,香港近期多款防蚊产品销量明显上升;香港一间生产灭蚊机的公司也说,其近日驱蚊及灭蚊产品销量增加两至三成。

中心总监徐乐坚医生提醒市民,目前,市面上并没有获国际卫生当局认证的快速测试产品,供市民自行测试基孔肯雅热。若怀疑感染基孔肯雅热,应立即就医,不应自行进行检测,以免延误诊治。市民亦不应自行用药,尤其是阿司匹林或非类固醇消炎药(如布洛芬),因这些药物可能引起严重副作用,例如增加出血风险。一般而言,儿童不应服用含有阿司匹林的药物去舒缓发烧和其他症状,以防引致“雷尔氏综合症”,一种严重及可致命的并发症。

食环署亦建议市民和物业管理公司,应经常保持沟渠畅通及填平凹陷的地面,以防积水,并每周最少一次以碱性清洁剂擦洗沟渠和排水明渠,除去可能积聚的蚊卵。(完)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