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文化大使学员嘉许仪式及全场大合照。(记者北山彦 摄)
香港文汇报讯 由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捐助、团结香港基金主办及中国文化研究院策划和执行的“何以中华”文化大使计划今日(17日)在中环大馆举行嘉许礼,嘉许完成个计划的优秀文化大使培训的179个学员,其中十名学生更成为十大杰出表现优秀文化大使。此外,该计划中华文化嘉年华亦在上周五至本周一(15至18日)举行,除了透过动手工作坊教学、作品展示,分享学生过去一年的学习成果,更汇聚计划的合作伙伴,以中华文化互动体验展位、传统中华文化艺术表演等多元化形式与公众交流,让公众亲身参与并感受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该计划为期3年,2024/25学年吸引23间学校逾10,700位学生参与,共举行114场互动讲座及实体工作坊。团结香港基金主席陈智思致辞时表示,计划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华文化作为主题,涵盖生活及服饰等方面,并透过一系列多元化、互动式和有趣活动,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例如变脸、茶艺等互动讲座让师生及家长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工作坊则包括砌鲁班锁、粤剧化妆、舞狮等非遗文化体验,让他们亲身参与和加深感受。完成上述课程后,学生可报名参加优秀文化大使培训计划,包括接受深度培训及参与文化交流考察团,走访传统建筑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同时在社福机构安排下,到不同长者中心进行义工服务,传扬中华文化。
截止2024/25学年,该计划培训了179名“优秀文化大使”,积极于社区推广中华文化,其中十名学生更在整个计划中表现卓越,展现出创意和热情,为推广中华文化做出特别贡献。其中一名十大杰出表现优秀文化大使、五旬节圣洁会永光书院学生陈家乐表示,自己对中华文化有一定兴趣,因此在学校推荐下参加计划。其间他参与了陶瓷工作坊,制作日常杯碟和人偶作品,以及参加4日3夜广州交流团接触及学习制作广彩杯、象牙等不同等非遗技艺。他特别提到,制作广彩杯时亦融入航空主题,尝试将现代元素与传统工艺结合,体现文化传承的多元面貌。对于获选“十优大使”,陈家乐直言难以置信,“因为我系一个E人,成日烦工作人员,系咁同佢哋倾计,多谢佢啲的包容与支持。”
元朗商会中学学生樊雅睛直言,对于获得十大杰出表现优秀文化大使殊荣感到开心及意外,“本身唔知道的,系嘉许礼宣布先知道。”透过参与广州交流团及工作坊,她直言该计划突破自己对非遗文化的片面认知,其中最深刻的活动是粤剧工作坊,系统地学习手势、服饰、化妆等技巧,其间更发现传统散粉与现代化妆品的结合,“能够让妆容更服贴,让人更光彩夺目。”
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罗淑佩表示,康文署于去年4月成立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弘扬办透过统筹康文署内与中华文化和历史相关的宝贵资源,让市民从多角度认识中华文化。此外,由去年开始举办的“中华文化节”,其中特设“普及中华文化艺术专场”,让学生、社区年轻一代有更多机会欣赏演艺节目,认识和体会中华文化,与“何以中华”文化大使计划的理念完全一致,同样以培养年轻文化传承者为目标,务求将中华文化推广给青少年,提高大家的国民身份认同。至于第二届的中华文化节已在6月展开,今年文化节主要融合文字、文学与表演艺术三大元素,并以西安为焦点城市,更特设“茶文化”系列,我们将举办超过280场表演艺术项目及一系列精心策划的延伸活动。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