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资讯 / 正文

美美与共 百年中乐——深港启航国家级民族器乐演奏人才培训计划

香港新闻社8月25日报道:民族器乐及其经典曲目是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人民数百余年的历史记录与情感智慧。

图注:开幕交流演奏会师生合影

香港新闻社8月25日深圳报道:民族器乐及其经典曲目是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人民数百余年的历史记录与情感智慧。从先秦编钟奏响的古老韵律,到近代《二泉映月》传递的余音袅袅,民族器乐唤醒古往今来的文化纽带。然而,在全球化与现代化浪潮中,其传承面临技艺断层、创新乏力等挑战。国家艺术基金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尊重艺术规律,鼓励探索与创新,倡导诚信与包容,坚持“面向社会、公开透明、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工作原则,于2025年度资助项目《百年中乐——民族器乐演奏人才培训》,以“传承经典技艺,培育时代人才”为使命,致力于为民族器乐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2025年8月5日,《百年中乐——民族器乐演奏人才培训》项目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正式启航,是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高端民乐专业人才的训练计划。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作为该项目集中授课校址,深度携手香港城市中乐团、深圳龙岗区音乐家协会各方,共同为中华传统民乐传承发展注入新活力。

8月5日上午,《百年中乐——民族器乐演奏人才培训》项目开班仪式成功举办,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创院院长叶小钢,项目总策划兼香港城市中乐团艺术总监程秀荣,香港立法会议员郭玲丽等主礼嘉宾,与文化艺术界代表、媒体及导师代表、全体学员齐聚逸夫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式叶小钢在致辞中提纲挈领地指出:“民族器乐的传承,是一场跨越代际的接力。培养兼具高水平演奏能力与教学能力的传承者,既是文化传承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开班仪式聘任三位导师,接过聘书意味着传道授业,将肩负起“传艺育人”的重任,学员代表的发言更是对传承民乐的接棒。从致辞到表态,开班仪式不仅是项目启动的标志,更是一场文化传承的精神誓师。

8月6日晚,开幕交流演奏会承扬登场。项目导师与学员代表携手,在逸夫国际会议中心音乐厅献上《高山流水》《豫北敘事曲》等十首经典曲目。舞台上,艺术家们以精湛的技艺奏响了一首首经典曲目。悠扬的笛声如潺潺溪流,婉转的二胡似深情诉说,清脆的古筝若大珠小珠落玉盘,中阮灵动的音色则为音乐会增添了独特的韵味。当传统旋律与现代演奏技法交融,现场掌声雷动,不仅是对艺术的致敬,更是对民族器乐魅力的集体共鸣。

《百年中乐》项目汇集了一批新中国第三代优秀的中乐演奏家及教育家,师承于新中国第一代及第二代中乐大师,赓续承上启下的使命与责任,致力于构建民族音乐审美,培养一批具有艺术广度和深度的高水平民族器乐演奏和教育人才。项目培训开设于2025年8月4日至2026年2月1日,结合集中培训与采风调研进行技艺传递。《百年中乐》项目将助力学员成为“懂传统、会创新、能传播”的民乐传承人。当民族器乐的旋律再次响起,期待民族器乐在新时代的舞台上,奏响更激昂、更动人的“中国声音”。(黄翠珍)

责任编辑:admin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