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9月1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1日表示,当局在推动各项相关措施和市场发展方面都取得显着进展。2024年在香港发行的绿色和可持续债务总额超过840亿美元,比2021年增长约五成。其中,在香港安排发行的绿色和可持续债券总额约430亿美元,占地区总额约四成半,并自2018年起连续7年居亚洲区市场的首位。
特区政府债券网页截图
许正宇在立法会财经事务委员会会议上,就香港绿色和可持续金融的最新发展发表开场发言时表示,香港是全球领先的绿色和可持续金融枢纽,一直积极发挥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引导国际资金配对优质的绿色项目,促进区内经济绿色转型,同时积极贡献国家的“3060”双碳目标。
他随后介绍了当局在推动市场发展、营造有利规管环境、鼓励金融创新和建构跨界别生态圈四方面的措施。并重点介绍特区政府可持续债券计划、为绿色项目和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碳市场发展、可持续披露、鼓励金融创新、建构跨界别生态圈等6个主要范畴的最新进展。
第一,就特区政府可持续债券计划而言,特区政府透过发行绿色债券推动香港绿色金融及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截至今年六月,特区政府已成功发行合共约2,400亿港元等值的绿色债券,涵盖港元、人民币、欧元、美元和不同年期,为香港和区内的潜在发行人提供重要的基准。政府已透过该计划为本地116个合资格的绿色项目融资。
第二,就为绿色项目和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而言,自2021年起,多个内地地方政府已先后在香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截至今年7月合共累计总额达400亿元人民币,当中包括绿色债券、蓝色债券、可持续债券及社会责任债券等。此外,我们一直致力把香港发展成更深更广的融资平台,并在近年相继推出多项市场发展措施。其中,港交所(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经谘询市场后于2023年3月实施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机制,便利具规模但尚未达到现时主板资格测试的盈利或收益要求的特专科技企业透过新的资格测试上市融资。现时机制涵盖包括新能源及节能环保在内的五大特专科技行业,能配合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融资需求,便利科技公司吸纳国际资本和拓展业务。
第三,就碳市场发展而言,特区政府一直支持及推动香港碳市场的发展。港交所于2022年推出国际碳市场Core Climate,是目前唯一为国际自愿碳信用产品交易同时提供港元及人民币结算的碳市场。参与者数目至去年年底达100个。此外,港交所与多家内地碳交易所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分享专业知识,探索共同推动区内碳市场发展的合作。
第四,就可持续披露而言,当局于去年12月推出《香港可持续披露路线图》,就大型公众责任实体不迟于2028年全面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ISSB准则)提供清晰的路径。香港会计师公会作为香港可持续汇报准则的制订者,完成公众谘询后已于去年12月发布全面衔接ISSB准则的香港可持续披露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于今年6月发布司法管辖区描述,并确认香港为首批以全面采用ISSB准则为目标的司法管辖区。
第五,就鼓励金融创新而言,当局致力推动产品创新发展。特区政府发行的绿色债券中包括两批代币化绿色债券,它们更分别是全球首批政府代币化绿色债券及全球首批多币种数码债券,充分展示香港在结合债券市场、绿色和可持续金融,以及金融科技方面的优势和领导地位。特区政府会将代币化债券发行恒常化,香港金融管理局正准备协助特区政府发行第三批代币化债券。此外,为积极拓宽绿色金融科技生态圈,特区政府于去年推出“绿色和可持续金融科技概念验证测试资助计划”,提供前期资助,推动有潜力的绿色金融科技方案于香港的商业环境中更广泛应用,资助计划已批出60个方案,这些方案正陆续通过概念验证。
第六,就建构跨界别生态圈而言,特区政府于2022年推出“绿色和可持续金融培训先导计划”,供本地合资格从业员、相关专业人士和修读相关学科的学生及毕业生申请。截至今年7月底,先导计划已批出超过7600宗申请,涉及的总资助金额超过4200万港元。为持续支持本地绿色金融人才的培训,先导计划会延长至2028年。当局也透过大型会议、研讨会及其他持份者交流活动,加强与绿色和可持续金融相关的技能培训和合作,当中包括于今年四月在香港举行首届国际碳市场峰会,以及将于下星期举办第二届“香港绿色周”等,为不同地区和领域的持份者提供对话与合作的平台。
许正宇表示,当局会继续透过不同渠道推展绿色金融的相关工作,巩固香港作为区内绿色和可持续金融中心的地位。(完)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