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白云区一对夫妻合租期间因生了小孩,被自如平台认定为违约。图/广东台
夫妻合租期间生娃被赶出?
据广东台DV现场报道,近日,广州白云一对夫妻称二人在自如平台上合租了一个房间,却因生了小孩被房东说违约,要求在3个工作日内搬离。据租客王女士透露,如果没有搬离,房东会把他们的个人物品、行李等全部清走,若有经济损失,后果自负。
平台方工作人员则解释说,该房屋属于合租房,签订合同时已提醒过最多入住人数不超过2人,并且不可以占用公共区域。现在王女士不仅生小孩,每天还有老人家过来带孩子,遭到其他租客投诉。
此事被报道后,在网上引发了争议。在一些网友看来,影响合租舍友的生活并不合适;也有网友认为,平台没有人情味。目前,街道、社区也参与进来,进行多方协商,以求各方需求都能妥善平衡。
平台是一个抽象化的形象,没有活人感,无法唤起同理心,于是似乎成了所有事情的背锅侠。其实,如果平台容忍了,或者出钱了,最终也是背后无数个具体的房东来承担。所以,讨论这类事情,不妨把平台换作一个具体的房东。这不会改变事情的性质,反而能更加清晰地呈现出各方困境。
年轻夫妻租房成本问题很现实。一家人在生育的时候,都没去单独租一套房子,或许仍面临一些经济压力。但房东(平台)依据租房合同要求搬离,也不是完全无法理解。
虽说增加一个小婴儿,每天都躺在床上,占地并不大,但实际上这个小人儿对房子的使用强度很高。照顾一个婴儿,日常对厨房、卫生间的使用量必然增多。多一些水电费,环境更不干净了,生活中增加一些不方便,或许还可以忍一忍。但婴儿会不分日夜地哭闹,在合租环境下,这必然会打扰到其他租客休息。更何况,这不是忍几天的问题,而是长期的。
其他合租的人会觉得,生育不是突发行为,不提前计划换一套单独居住的房子,本质上就是这家人一开始就无视他们的合理权益,打算长期打扰他们。所以,这些租客会生出不平之心。这就不再是一个容忍问题,而是感觉自己“被欺负”了。租客抱怨和压力,必然会传导给房东。
而舆论场中,不同情,甚至批评这对夫妻的声音中,不乏这样一种观点:既然还在租房,经济条件不好,那为什么要生?这种观念很流行,而它正是抑制中国生育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过去三十多年,中国社会逐渐形成了“少生精养”的观念:一定要给孩子最好的,没有达到相应的条件就生孩子,是对孩子的不负责,对社会的不负责。家庭应该积累更好的条件,才能考虑生育。这就自然会推迟婚育年龄,减少生育数量。由此,“精养”观就可以去论证、支持“少生”“晚生”的合理性。
改变这种观念,一方面,需要在观念上潜移默化,让大众产生一个新的认知:物质条件未必是最重要的。减少初婚年龄,多生一个孩子,“一个兄弟姐妹胜过迪士尼的年卡”“哪怕在合租房出生,你也可以拥有幸福的人生”。而在另一方面,给予一定的物质支持,也是必要的。
这家人的困境,不仅仅是他们的,有生育意愿的年轻人缺乏租住条件,这是一个大问题。一定程度上,它是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源头。
年轻人在大城市的打拼,买不起房,或需要存更久的钱买房,就会推迟结婚、生育年龄。初婚推迟,首次生育年龄也随之增加。而且,随着生育年龄的推迟,生育了第一个小孩后,夫妻还想生育第二个、第三个小孩的意愿就下降了。
而且,因为无法在大城市有生育的空间,结婚就成为无本之木。很多外地年轻人无法安家落户,只有选择回家相亲结婚。这种快速的相亲结婚,男女往往感情淡薄,彩礼也随之增加。
这不仅是那些低学历的年轻人的问题,这也是包括高学历年轻人在内所有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的问题。所以,帮助有生育意愿的年轻人,获得一个基本的居住条件,就是从源头上解决这一系列社会大问题。
而平台、企业、房东,都无法承担这样一个整体性目标,只有政府才有资源、有能力、有动机,去推动完成这种生育友好的政策设计与实施。
而从9月8日开始,育儿补贴申领正式全面开放,每孩每年3600元,真金白银为育儿家庭减负。此外,建立生育友好型社会,还需要从就业帮扶、保障性住房等多方面协同发力。
首先,租房保障系统应该把生育视为一个首要的考虑条件。
年轻人凭怀孕证明即可获得住房保障系统的优先考虑,房子不用大,独立即可。这不管从促进生育的现实性,还是从公共服务的伦理性上来看,都是合理的。在当下促进生育的大背景之下,这甚至有一种急迫性。
其次,对租房平台来说,可以考虑类似高铁“儿童车厢”的办法,把有类似需求的家庭集中在一起。对于这类产品,政府可以提供一定的补贴,刺激平台的行为。
总之,让年轻人早生,才能多生,而达成这个目标,最重要的一环,就是住房保障系统高效地与生育友好政策衔接。
撰稿/刘远举(专栏作家)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