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首页要闻 / 正文

科研赋能场景落地 香港机器人产业加速起航

通过完善制度与法律规范、打造跨境产业集群、强化科研与人才培养,香港可加速培育机器人产业,让科技更好服务社会,并为国家科技发展作出贡献。香港不仅是金融与贸易枢纽,更有望成为机器人时代的创新引擎。

文|马 超

近日,香港有大型屋苑拟以礼宾机器人替代部分保安岗位,引发社会讨论。这并非孤例,房屋署年初起已陆续在5条屋邨试行应用巡逻机器人和清洁机器人,由物业延伸至医院及安老机构,机器人正悄然融入城市日常。依托前沿科研与国际化环境,香港正在由「技术试点」迈向「产业引领」,为应用创新与产业集群培育更为肥沃的土壤。

以科研领跑、以场景落地

有关机器人的讨论背后,是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若说人工智能是机器人的「大脑」,机器人则是人工智能的具象载体。应用远不止物业管理,今年4月,由香港科研团队牵头的月面机器人入选国家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八号任务合作项目,为国家重大科技工程贡献了「香港力量」。当然,对公众而言,更关心的是机器人如何在真实场景造福社会,其中以医疗与安老更具潜力与效益。

在医疗领域,手术机器人发展已逾20年,可协助完成高难度手术,香港长期居于科研前沿。以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为例,院长赵伟仁教授带领团队在手术机器人领域持续突破。中大机械人创新中心除已研发腔镜手术机器人外,正构建多尺度机器人平台,推动多项技术融合应用,包括磁引导腔内机器人、AI驱动机器人以及基于5G的远程手术等。这些创新将深刻改变医疗服务的未来。同时,该中心与业界联系紧密,着力培育新型知识产权、促进临床前评估与创新研究,并推动新型手术机器人的产业化,惠及全球患者与社会。香港在此领域具备向外输出技术的实力与条件。

在安老服务方面,应用前景同样广阔。今年5月举行的第16届香港国际医疗及保健展上,多款养老机器人引发关注,以失能或半失能长者为例,机器人可协助翻身、预防坠床,并在跌倒时自动报警。不少机器人产品来自内地,应用正加速落地,例如2023年,北京海淀区向700余户长者免费发放养老机器人,功能涵盖家政协助、紧急救援、情感陪伴等。香港既具高端研发能力,也面临快速人口老化带来的需求增长;预计至2043年,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将超三分之一,应用空间可期。在此背景下,香港何时能在安老服务中普及机器人,备受关注。目前,部分安老院已引入陪伴型机器人,用于娱乐互动与缓解孤独,但仍需在失能照护、监测等场景深化应用,以系统性减轻护理人员负担,持续提升长者生活质量。

三方协同发力,构建产业生态

无论在手术机器人还是在养老服务方面,香港均具备发展机器人产业的条件与场景。要将优势转化为实际生产力,需三方面协同发力:完善制度与法规、打造跨境产业集群、夯实人才与转化体系,从而高效构建覆盖全链条的产业生态。

首先,完善制度与法规,健全安全与伦理标准。面对技术快速演进所带来的伦理、安全、私隐与知识产权等挑战,健全的规范是产业健康发展之基。香港应广泛吸纳业界与社会意见,加快制定涉及机器人研发、测试、应用的法律框架,明确监管边界与合规路径。重点在医疗与安老领域,建立人机互动的安全标准与责任边界,完善认证与监管体系;对涉及数据采集与处理的智能机器人,强化私隐与数据安全保护。

其次,坚持「以人为本」,打造跨境产业集群。政府可出台配套政策,确保技术红利普惠长者;引导企业加强人机工学与情感计算等研发,提升机器人可用性;并透过推广长者数码素养教育,促进人机共融。对成熟技术,政府可率先示范应用,例如在公立医院引入护理或手术机器人,形成示范效应。同时,依托内地庞大市场,深化两地合作,将香港的金融与国际化优势,与大湾区的产业与供应链优势相结合,打造跨境机器人产业集群。

再者,发挥大专院校的枢纽作用,夯实人才与转化体系。机器人产业离不开高质量人才供给与高效转化机制。香港应鼓励高校开设或扩充人工智能、机械与控制工程、人机互动等课程,吸引全球专才来港交流与任教;透过职业培训与在职进修,提升现有人才的数码化与智能化技能,助力职位转型。同时,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产学研联盟,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落地。并充分发挥自由港优势,透过税务与租金优惠、研发资助等政策,吸引国际机器人企业在港设立区域总部或研发中心。

通过完善制度与法律规范、打造跨境产业集群、强化科研与人才培养,香港可加速培育机器人产业,让科技更好服务社会,并为国家科技发展作出贡献。香港不仅是金融与贸易枢纽,更有望成为机器人时代的创新引擎。

(作者系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课程总监)

责任编辑:朱怡娜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