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施政报告|成立“北都发展委员会” 订立专属法例

香港新闻社9月17日电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7日)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李家超表示,将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

香港新闻社9月17日电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7日)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李家超表示,将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

李家超指出,北都与深圳接壤,面积和未来人口约占香港三分之一,是香港的战略发展区域,具有巨大经济价值和发展潜力,能创造大量职位和提升生产力。虽然政府过去三年已加快建设,但北都幅员广阔,所需资源投资庞大,一直为此心急如焚。为更好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北都建设务必加速推进。他决定提升北都发展的决策层次,成立由行政长官领导的“北都发展委员会”,简化行政流程,拆墙松绑,以新思维采纳不同地方的建造方法、材料和装备等,达致既安全又省钱省时的目标,并为加快北都发展订立专项法例。

李家超表示,北都的基本规划已出台,现时是加快发展北都、引入产业和重大项目的最佳衔接期。会成立由行政长官担任主席的“北都发展委员会”,下设3个工作组,包括由财政司司长任组长的“发展及营运模式设计组”,按北都各指定发展区的性质和规模,设计发展及营运模式,包括为不同产业园区度身成立一间或多间园区公司、法定或非法定专门机构,制订公私营合作模式如“建设–运营–移交”(BOT)等;研究从“价高者得”招标转向“产业绑定”的“双信封制”;并设计不同融资方案,包括股份制、债券、政府注资及“土地参股”等。发展局正就洪水桥约23公顷产业用地进行产业园公司的政策研究,待向“发展及营运模式设计组”汇报后会在今年内公布建议。

由政务司司长任组长的“大学城筹划及建设组”,成立调研专班,研究北都大学城发展模式,实地考察不同地方大学城的成功模式,广纳本地、内地和国际知名大学校长或代表等意见。小组亦会研究把香港优势学术领域与产业深度结合发展的路径,以及促进内地和国际领先的大学或研究中心进驻的策略。三批大学城土地最早将分别于2026年(洪水桥)、2028年(牛潭尾)及2030年(新界北新市镇)供使用。小组将就三批土地的发展定位及愿景作出建议,并考虑以产业为导向,例如在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一带,融合邻近高端专业服务和职业专才培训联动发展;牛潭尾一带则可考虑配合新田科技城和河套区的整体创科发展,包括生命健康科技产业,并与第三间医学院及综合医教研医院等联动发展。

由财政司副司长任组长的“规划及发展工作组”,负责由规划到执行的全流程管理,就统筹整合规划、工程、土地、交通、环保等作全面部署,促进产业进驻,创造职位和提升生产力。小组特设专案监督办公室,加强工程审批的统筹和监督,并设时限和分阶段通报机制,以加快速度。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