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份施政报告表明加快北部都会区发展。行政长官李家超昨日(9月21日)在电视节目表示,北都发展有几个瓶颈包括资金等,希望市场有更多投入,引入不同资金,强调投资是有回报,红利将落于市民。李家超又希望项目越快达标越好,同时会订立优次,由于项目庞大,现阶段任何估算均不会正确,在集中精力发展下,相信能加快速度。
或容许发展商“按实补价”
李家超指出,解决资金瓶颈的其中一个方法是成立并注资多间公司,管理产业园区。对于以往注资科技园公司、机管局等,动用至少数百亿元,会否进一步延长政府财赤,李家超表示,交由财政司司长研究。李家超强调,投资是有回报,红利会落于市民,又以科学园情况为例,认为有助本港的创科发展。
施政报告提出,以“按实补价”减低北都补地价资金成本,李家超表明不担心令北都最终变成住宅项目。他解释,政府批出土地时,有权决定土地用途,专家亦会从“产业绑定”的角度,顾及整体项目的成效,强调发展北都不是简单的楼房政策,而是“升很多呢的发展项目”。
北都发展策略2021年推出,当时估计要约20年完成。李家超相信政府集中精力,北都有机会较原定的20年提早完成。他举例指,在上任初期,立法会通过6项法例,将由“生地”变“熟地”的时间大由减半,又指项目庞大,在这个阶段,任何估算都不会正确。现在这么集中精力相信会加快速度。
陈茂波:土地招标不再由价高者得
为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成立由他领导的“北都发展委员会”,下设三个司长级领导的工作组。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网志表示,其中由他领导的“发展及营运模式设计组”,将于本月召开首次会议。
这个工作组的目标,是按北都各指定发展区的性质和规模,设计发展及营运模式,亦会适当将相关土地招标由“价高者得”转向采用“产业绑定”的“双信封制”。
“双信封制”有别于传统一般土地招标的“价高者得”方式,它将要求投标企业提交技术方案和发展计划,让政府能更全面考虑相关企业落户发展所能带来的投资和技术、对中下游产业的促进、经济和税收贡献、创造的就业机会,以至北都的整体战略布局等。这是北都实现“产业绑定”的重要手段。
设计融资方案包括土地参股
陈茂波又指出,考虑到政府和企业在开发具规模产业时所需的庞大资金投入,工作组亦会设计不同融资方案,包括不同类型的股份、债券、市场融资、公私营合作方案、也包括政府注资及“土地参股”等。以“土地参股”为例,其中一个方式是为个别项目成立公司,由政府注入土地、企业负责资金、建筑和营运等,以共同进行开发。目的是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加速土地开发和项目推进,同时减轻政府在土地平整和基建等前期工作的财政承担。
此外,在加快北都的制度建设和硬件发展方面,拟订立一条专属法例,通过适当授权,加快决策、提升效能,并简化法定程序,如加快建筑图则审批、放宽规划限制、更灵活处理土地赔偿等。(记者 姚一鹤)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