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首页要闻 / 正文

“未来中医”路上在何方?重庆、杭州、长沙能否先行先试?

香港新闻社10月4日讯 十一长假,数十位来自北京、长三角沪浙苏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家和学者齐聚杭州黄湖“中医针灸会客厅”,参观考察中医和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试点样本。与会嘉宾深有感触地说,在黄湖能看见“未来中医”。

文|唐学伟

十一长假,数十位来自北京、长三角沪浙苏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家和学者齐聚杭州黄湖“中医针灸会客厅”,参观考察中医和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试点样本。与会嘉宾深有感触地说,在黄湖能看见“未来中医”。何谓“未来中医”?余杭黄湖的投资中草产业的企业家黄小明介绍说,末来中医是中医药文化传承与现代健康理念的融合,体现为社区实践与生态智慧的创新应用。  

是‌传统中医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合‌。与会嘉宾现场体验中医针灸非遗传承人刘宏彬调理健康,感受到针灸对健康调理的魅力。曾应邀到泰国、东盟、南亚、俄罗斯国家主流医学、学术、技术交流,及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主流同行等前来国内交流的刘宏彬深有体会地说,“国粹中医”深受世界欢迎与支持普及。针灸外交是传播中医药文化的法宝、核心价值。黄湖将中医“治未病”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如中草药、茶药共生、针灸、经络疏通护理、刮痧、拔罐、三伏贴、推拿按摩、茶药熏蒸、中草药酒敷等实践,通过社区课堂和志愿服务普及中医知识,依托中草药科普馆、食药同源产品,让居民在记忆与现实中感受中医价值‌。

强调中医整体观(阴阳平衡、气血调和)与现代健康需求的结合,例如开展中医培训,解决有一技之长的民间中医没有医生资质问题的同时,开发易操作养生康养课程,提升大众健康素养‌。  

推进中医‌生态可持续的实践‌。以“天人合一”中医哲学为基础,展现中医“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确保发展与环境承载力的动态平衡‌。非遗传承的民间全科中医是中国中医整体组合医学的灵魂和根,国家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价值,让中医整体传承人的技艺传承好、保护好,成为国家中医带队的主力军;借鉴“子午流注”时序智慧,顺应自然节律,构建自调节健康的生态体系‌。  

全国基层健康人才孵化工作组北京梵安中医研究院院长、治其本(上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静介绍说,中医调理健康讲究循序渐进。分三阶段筑牢健康根基:一是施养期。为基础阶段。中医通过四诊合参精准辨识体质,结合生活习惯、病症特点定制整体调养方案,涵盖中药调理、经络推拿等综合干预,并主导实施。此阶段频次较高,一般每周2-3次,旨在快速缓解症状、调和气血阴阳。助养期为过渡阶段。经1-2个月系统调理后,患者状态趋稳,频次降至每周一次。重点转向居家养护,需在中医指导下坚持针灸、药浴熏蒸、穴位艾灸推拿或辨证食疗膏方,将专业干预延伸至日常生活,巩固疗效并培养自主保健习惯。自养期是通过前期知识渗透,患者逐步掌握一定的中医调理技法,能独立应对家庭常见亚健康问题及慢性病康复需求,真正实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长效管理,让中医智慧融入日常健康。  

如何推进中医专医培训?中医培训利国利民。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认证,为民间中医从业者架起职业进阶的绿色通道——突破传统笔试壁垒,需通过专家的30分钟专业面试考核,即可依法取得医师资质。这一创新机制,既回应民间中医群体“有技无证”的执业困境,更以“以评促传”为导向,为特色诊疗技术的活态传承与秘方验方的规范化转化开辟新径。不少深藏乡野的“草根名医”借此获得合法身份,得以将家传针法、秘制膏方等宝贵经验系统梳理、传承推广。此举不仅激活了民间中医的“一池春水”,更让散落民间的中医药智慧反哺基层,为群众提供更贴近需求的中医药服务,既是对传统医学的守护,更是利国惠民的长远之举。  

与会专家和企业家一致认为,末来中医和大健康产业前景十分美好。即以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认证为根基,配套实施人才孵化计划,正为民间中医传承与创新开辟双向赋能路径。一方面,通过认证者可依托体系化孵化平台,将针灸法、秘制药膳等特色技术梳理提炼,开发成标准化传承课程,破解“有技无徒”的传承困局,让民间技艺薪火相传;另一方面,针对秘方验方开展安全性、有效性验证,推动其向功能性食品、外用制剂等产品转化。更关键的是,以教育为纽带串联技术与产品——学员通过课程掌握技术,产品依托服务场景转化为个性化健康方案,形成“认证-传承-转化-服务”闭环。此举既激活民间中医“活态基因”,又为大健康产业注入本土智慧,一幅“守正创新、普惠民生”的中医发展图景正渐次展开。很显然,未来中医药发展将聚焦现代化、数字化和高质量服务体系建设。  

“末来中医”重庆、杭州、长沙等城市具备先行先试的基础条件,其中杭州已明确作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和浙江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开展实践。黄小明表示,杭州黄湖有三大优势:其一,中医药发展方向。现代化转型:通过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医医院发展,强化疾病预防、健康管理等服务模式创新;其二,数字化应用:杭州已推出“数智杭中医”智能惠民服务,以数字化改革推动中医药服务升级;其三,体系化建设:构建以中医名院、名科、名医为核心的整合型服务体系,促进中西医协同发展。  

重庆、杭州、长沙“末来中医”具有先行先试城市基础。杭州:作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和浙江省综合改革先行区,已通过顶层设计推动“名院、名科、名医”建设,并探索数智化服务;重庆、长沙:虽未在公开资料中明确提及当前试点政策,但两地均为中医药历史重镇或区域医疗中心,具备类似改革潜力。政策支持与目标:浙江省正实施“中医药攀登工程”,统筹服务、产业、科技等七大领域现代化,为全国提供示范。杭州的经验表明,地方需结合民生需求,通过小切口改革实现大牵引‌。

责任编辑:王兰兰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