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观点 / 正文

创新融合资本 助内地车企“出海”

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特区政府将成立“内地企业出海专班”,并整合投资推广署、贸发局及驻内地办事处等资源,协助内地企业以香港为平台拓展海外市场。此举不仅体现了香港在国家战略中的定位转变,更标志着特区政府主动承担内联外通的桥梁功能,为内地高科技产业国际化提供制度化支撑。

文|詹培勋

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特区政府将成立“内地企业出海专班”,并整合投资推广署、贸发局及驻内地办事处等资源,协助内地企业以香港为平台拓展海外市场。此举不仅体现了香港在国家战略中的定位转变,更标志着特区政府主动承担内联外通的桥梁功能,为内地高科技产业国际化提供制度化支撑。内地汽车智能化供应链正处在从“硬件制造”向“系统输出”的关键转折点,技术水平已获全球主流市场认可;香港“出海专班”的设立,则为这一趋势提供政策与制度的承载平台。未来数年,内地智能汽车供应链的国际化速度有望进一步提升,香港须以金融与制度优势,构建“产业—资本—政策”联动机制,建设成为内地智能制造业“出海”的关键枢纽。

对正在进行智能化转型的中国汽车供应链而言,特区政府成立“内地企业出海专班”将为其“全球输出”开启了新的战略通道。

把握内地汽车“智能出海”机遇

长期以来,内地汽车产业链以规模与制造能力见长,但早期的“出海”多停留在机械零部件或整车出口层面,竞争力主要来自成本控制与供应链效率。如今,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全面迈向电动化与智能化,价值链重心正从硬件制造转向软件算法与系统集成,内地企业正从“制造出海”进入“智能出海”阶段。

“智能出海”的核心,不在于零部件出口,而是输出算法、数据、系统乃至生态能力。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车载操作系统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应用与工程化经验,成为国际车企争相合作的对象。然而,国际市场的技术标准、合规要求及品牌门槛极高,内地企业要真正走向国际化,必须完成从工程技术到体系化能力的升级,同时在知识产权布局与品牌建设方面实现突破。

海外车企需要中国智能技术

过去一年,奔驰、宝马及奥迪三大德系豪华车集团(BBA)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持续下滑,面对中国新能源与智能化品牌的强势崛起,BBA不得不重构其全球技术版图,加速与中国智能供应链的深度融合。

奔驰与Momenta联合研发的智能驾驶系统即将搭载于国产纯电CLA,并入股千里科技;宝马计划自2025年起与Momenta联合开发新一代高阶智驾系统,同时与阿里及华为在座舱与AI领域展开合作;奥迪则与华为结成全栈式战略联盟,共建智能化生态。

这背后反映出国际车企的三重考量:

其一,以中国技术实现“智能补课”。德系车在机械工程上优势突出,但在智能化领域相对滞后,引入中国算法与大模型能力,有助于缩短产品迭代周期。

其二,藉中国工程体系提升开发效率。中国工程师红利与快速OTA能力,使BBA得以在全球市场提升反应速度与成本控制。

其三,形成品牌与技术的双向赋能。BBA借助中国力量推进智能化转型,而中国供应链则凭借国际品牌背书,加速全球认可,实现由“配角”向“合作者”的角色转变。

更重要的是,这类合作不再是传统的代工或采购关系,而是联合研发与生态共建。中国智能技术进入BBA供应体系,意味着中国智能技术通过了全球最严苛的质量标准,使中国企业在合规、质量与知识产权上得到国际社会更进一步的认可。这是一场被全球竞争“倒逼”的成长。

香港发挥“加速器”作用

在汽车智能化供应链的国际化浪潮中,香港的功能正从“中转站”向“加速器”悄然转变。“出海专班”的设立,使香港在连接内地创新与全球市场之间具备了更具制度化的支点作用。

这一角色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制度化平台支撑。专班整合跨部门资源,为出海企业提供法律、政策、融资及市场对接服务,形成可复制的国际化通道。

第二,资本与金融优势。香港金融体系完善,拥有成熟的资本市场与法治环境,可为智能化企业提供跨境融资、并购与上市平台,提升国际曝光与估值。

第三,专业与人才生态。法律、会计、检测、专利等专业服务高度集中,结合香港丰富的国际网络与高端人才储备,能为企业提供合规与本地化支持。

换言之,香港不只是企业“走出去”的跳板,更是创新与资本融合的加速器。特区政府须透过“出海专班”进行资本引导、技术落户,从融资及专业服务层面推动内地汽车企业开拓更广阔的海外市场,令内地汽车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国际汽车市场中占上重要一席。

(作者系香港瞻行资本创始人、前自动驾驶公司联合创始人)

责任编辑:林国瑞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