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10月9日电(记者 张明臻)内地一连八天的国庆中秋“超级黄金周”,全面点燃游客出行、消费热情。香港迎来约140万人次内地旅客,按年上升8.6%。香港旅游业通过提升服务、优化体验、创造多元吸引力的阶段性成效。
走在街头巷尾,浏览社交平台,记者发现,以往香港备受诟病的旅游“痛点”如今几乎不复存在,其中变化最明显的是移动支付。
微信团队最新公布“2025国庆中秋数据报告”,港澳仍是内地游客出境游首选目的地。在跨境支付中,港澳微信支付交易笔数排名第一,内地游客在香港用线上平台打车订单数量同比增长超过5倍。
电子支付工具深度普及、旅游消费场景深度融合、跨境支付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共同作用来港游客电子支付的增长。
现在的香港几乎很少有需要游客必须现金支付的商户或交通工具,一些商家主动贴出可以使用微信、支付宝、银联的告示,方便游客选择。
此外,旅游业拥抱疫后游客消费模式的转变。探索美食、参与民俗、体验盛事、融入生活,成为黄金周期间,游客的四大目标。
“体验烟火气,远离预制菜。”来自北京的潘先生对记者笑称,自己半夜11点到达机场,公共交通非常方便,随后跟朋友立即去九龙城找到网上推荐的大排档。
维港烟花、大坑舞火龙、沙田赛马等盛事,成功吸引旅客留港过夜,有效引导人流,并带动相关区域消费。
6日晚在舞火龙现场,游客洪先生惊叹于香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认为舞火龙不仅是观赏性活动,更是一种让游客可亲身参与的文化体验,是他在香港最难忘的切片。
香港零售管理协会主席谢邱安仪指出,人流上游客区有所增长,表现最好是尖沙咀、旺角、铜锣湾。金饰及化妆品这两个类别明显受到游客带动、便利店生意亦有单位数升幅。
餐饮业平均每日生意额接近3亿港元,按年升约一成;多区酒店入住率均超过90%,平均房价上升5%至10%不等。
“一来再来”的旅客,已不仅满足以旅客视角体验香港,而是加入本地跑团、深入健身房、体验生态游等,融入这座城市的日常。
来自深圳的Adin说,自己在深圳报的香港连锁健身房,在网上看到有中环打工人凌晨就去健身,自己也来体验当一次香港“打工人”。
超级黄金周结束,整体而言,旅游业对人流感到满意。旅游业议会主席谭光舜9日表示,约1300内地旅行团来港,其中六成为过夜团,节日气氛浓厚。接下来将有多项盛事节日,包括全运会以及圣诞节临近,对旅游业持续增长充满信心。(完)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