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嘉宾合影留念
国际日报广东讯 10月4日,一座承载着艺术哲思与家乡情怀的文化新地标——万绿湖黄建南艺术馆在广东河源万绿湖5A景区正式开馆,为“生态万绿湖”提升文化内涵,打造又一张闪亮的名片——“文化万绿湖”。
■图为黄建南艺术馆开馆仪式现场
■黄建南艺术馆为万绿湖景区打造出又一张名片——“文化万绿湖”
中宣部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副会长、“一带一路”新闻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许红海,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中国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秘书长陶诚,天津武警原司令刘长余少将,河源市人大常委会原常务副主任黄建中,东源县委书记秦卫民、县长刘大荣,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建筑学院名誉院长何镜堂,中国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使者、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原兼职研究员黄建南,深圳市盛世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小虎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东源县委常委、河源新丰江万绿湖风景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陈飞燕主持仪式并高度赞誉了黄建南的艺术成就及家乡情怀。
■许红海(左上)、黄建南(左下)、秦卫民(右上)、陈飞燕(右下)发表讲话
许红海在致辞中表示,万绿湖素有“华南第一湖”之美誉,其碧波万顷、青山叠翠的壮丽画卷,恰似黄建南先生笔下那融合东西方美学的艺术世界——既有中国山水的空灵意境,又具现代艺术的磅礴张力。黄建南先生作为当代杰出的艺术家,他的艺术成就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更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的认可。他的作品,既有东方传统的深厚底蕴,又融合了西方艺术的精髓,展现了中西艺术在精神上的水乳交融。
■黄建南艺术馆坐落在风光旖旎的万绿湖景区内
■领导嘉宾听取黄小虎介绍黄建南艺术成就及作品
许红海指出,黄建南先生以画笔为媒,跨越时空的界限,将自然之美、人文之韵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东西方人在精神上得以融通,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贡献了独特的艺术力量。艺术馆中陈列的《万绿湖系列》《生态交响》等代表作,正是黄建南先生以河源山水为灵感,用画笔诠释"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艺术结晶。这些作品既是黄建南先生艺术生涯的精彩缩影,更是河源生态与人文完美融合的生动写照。
■领导嘉宾点赞黄建南艺术馆
■领导嘉宾参观黄建南艺术馆
黄建南说:“我是一名从河源走出来的画者。回首往昔,我曾用双脚丈量祖国山河,九载徒步,三万八千多公里,风餐露宿,在大漠孤烟与乡村田野间寻找创作的源泉。那段岁月,不仅锤炼了我的意志,更让我深切体会到自然之壮美与生命之厚重。近三十年来,我带着这些积累走遍世界,在数十个国家举办展览,四次走进卢浮宫,十余年参展法国大皇宫……我始终在探索,如何将中国国画的意境与西方油画的光影色彩相融合,创立一种能够融通中外的绘画语言。”
■黄建南的作品
“万绿湖,是生我养我的故土,更是我艺术灵感的不竭源泉。这里的碧波万顷,青山叠翠,早已融入我的血脉,成为我笔下《万绿湖系列》、《生态交响》等作品的灵魂。这座艺术馆的落成,于我而言,并非个人成就的纪念碑,而是一座连接故土与世界、传统与当代、自然与艺术的桥梁。它承载着我对家乡的深情,也寄托着我希望通过艺术促进文化交流、美化大众生活的理想。”黄建南饱含深情地说:“我很荣幸,我的艺术探索得到了一些国际上的认可,无论是英国皇家学会的荣誉,还是法国大皇宫独立沙龙的终身荣誉,乃至不久前的好莱坞奥斯卡金像奖终身成就奖,这些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它们属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属于不断开拓进取的中国艺术家群体。今天,我能将这份荣誉带回故乡,呈现于这片绿水青山之间,我感到无比自豪与欣慰!”
■在黄建南艺术馆展出的作品
黄建南表示,艺术馆的建成,是终点,更是起点。期盼这里不仅能展示作品,更能成为一个激发创意、启迪思想的平台,一个促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窗口;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在欣赏湖光山色之余,也能感受到艺术与自然对话的无穷魅力。
■黄建南的作品引发艺术爱好者的浓厚兴趣
据万绿湖景区方面介绍,为让自然与艺术无缝相融,该景区历经数月筹备,从选址到建设全程以“融于山水”为核心:艺术馆位于万绿湖绿色发展区,让游客走出馆门便能与万绿湖实景“撞个满怀”。馆内,国际艺术大师黄建南的百余件山水、油画珍品静静陈列,东方哲思与西方美学在笔墨间交融,每一幅作品都是对自然宇宙的礼赞;馆外,浩渺碧波与层叠青山尽收眼底,游客刚从画中读懂“气韵生动”,转身便置身真实山水画卷,实现“画里画外皆风景”的沉浸式体验。
■黄建南艺术馆一角
景区表示,这份艺术盛宴,是万绿湖“引才归乡、以文化赋能生态”的生动缩影。作为从河源走出的艺术大师,黄建南先生始终心系故土,而万绿湖景区主动搭建桥梁,促成这场“桑梓情深的艺术反哺”。艺术馆不仅是黄建南先生艺术生涯的里程碑,更是景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鲜活注脚——通过引入高端艺术资源,让文化为生态旅游注入灵魂,让游客在欣赏湖光山色同时,更能触摸到河源地域文化的深厚底蕴。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