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希形容,现在通向科创黄金时代的大门已经打开,香港与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合作将有助未来发展,而特区政府能让年轻学者开展他们创新的想法,这是香港非常大的优势。(未来科学大奖图片)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高钰)未来科学大奖今年踏入十周年,至2025年共有六位香港科学家获奖,其中一位“新鲜出炉”夺得今届物质科学奖的是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讲座教授戴希。他形容通向科创黄金时代的大门已经打开,香港与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合作将有助未来发展;而特区政府能让年轻学者开展他们创新的想法,这些均是香港非常大的优势。
香港科学馆正举行为期一个月的展览,介绍未来科学大奖、与香港相关的获奖者和研究专题等,让市民从这些科学家的科研历程,了解目前的科学发展。其中戴希教授与方忠教授、丁洪教授因在拓扑电子材料的计算预测及实验实现方面作出重大的贡献,共同获颁今届未来科学大奖的物质科学奖。
回想当年开展拓扑电子材料的研究,戴希坦言,当时相关理论及概念仍很崭新,对于如何找到实际材料毫无头绪,只能凭物理直觉去做各种尝试。他笑言,虽然其后发现了数千种电子材料,但性能最优越的仍然是最早发现的那些。
戴希又提到,这次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是对他十多年来研究工作的认可和鼓励,感谢研究团队,包括一群年轻的同事和学生,也特别感激以往工作过的中国科学院,提供了良好且安心的研究环境,让他能开展相关的研究。
戴希2017年来港加入科大任教,承传自己累积了二三十年的经验。他认为香港拥有独特的优势,资讯交汇,与各地交流都非常发达,是一个重要的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此外,特区政府对科研资助非常多,对年轻人有很强大的支援,让年轻学者有机会开展非常创新的想法。
至于培育下一代科学人才方面,他指年轻人只懂背诵元素周期表或公式等并无意义,必须培养正确的心态,社会亦应给予年轻人更多的自由研究的机会,否则他们或因压力而选择较低风险的研究,虽然可以增加成功率,但研究价值相对不高。
未来科学大奖周将于10月22日起一连五日举行,届时将有逾百位国际杰出科学家来港参与不同活动,包括科学峰会等,有兴趣人士可通过未来科学大奖周网页观看现场直播或重播。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