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在北京举办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及其非政府组织妇女论坛,是联合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妇女议题国际会议。
30年前,吕毅红是大会的会议接待人员。30年后,2025年的10月13日,全球妇女峰会再次在北京召开,已成为企业高管的吕毅红又一次出现在大会服务的现场,这种人生经历的交错重叠让她惊喜与感慨。
为北京世妇会秘书长蒙盖拉做近身服务
1995年,吕毅红24岁,在入职北京北辰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北辰集团)的第四个年头,她迎来了职业生涯中一次极为重要的考验——服务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
当时这个在北京召开的会议,会聚了来自18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联合国系统各组织和专门机构及有关政府间和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共1.7万余人。会议重要且人员庞大,给服务保障带来不小的挑战。
大会召开前一年,吕毅红和同事就得知了消息。但对于“妇女大会”的相关概念,她知道得并不多。那时候她在心里嘀咕:来的都是女性吗?都是多大年龄的女性?开大会要讨论什么内容?
吕毅红记得,当时所在单位的领导告诉她,这次大会是联合国历史上规模空前、人数最多的一次盛会,也是中国政府承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全球性国际会议。
吕毅红被分到了会议展览接待服务部。大会期间,她要负责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的会议接待。会议前的礼仪培训、英语培训、服务技能比武等“大练兵”给了她信心。“要服务规格这么高的盛会,我并不紧张,我感到极其兴奋。”她说。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坐落于北四环的亚运村内,这次大会让亚运村里同时升起了100多面国旗。不同肤色、说着不同语言的国际友人从吕毅红面前走过,吕毅红心想,自己虽然是会议服务人员,但作为中国人,一定要把中国人的精气神拿出来,为各国嘉宾服务好。
1995年,24岁的吕毅红正在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会场服务。受访者供图
吕毅红还是个小领队,她带着6个人,专门为一个叫“特别活动区”的地方做会议服务。这里会议密集,会议间隔短,翻台量大,有的会议能开到凌晨一两点。他们几人在这里前后服务了72场会议。
1995年,来自坦桑尼亚的蒙盖拉担任北京世妇会秘书长,吕毅红为蒙盖拉夫人做过近身服务。在这次大会上,蒙盖拉分享了她对中国女性的观察,说自己认识的中国女性十分勤劳,积极参与工业发展。
吕毅红说,“30年前,蒙盖拉夫人在我们这里度过了自己50岁的生日。我们还有厨师现场为她表演了抻面,她惊叹面做得这么细。得知这次全球妇女峰会她将再次到访北京,我特别开心。”
服务国际会议,展现中国女性气质
在1995年的那次大会上,一次会场布置让吕毅红受益匪浅。
考虑到大会的特殊性,女性会穿高跟鞋,为减少噪声,会议厅被要求铺地毯。“以前是木地板,地板间有线缝,所以间距就好测。铺上地毯后,又在地毯上布置桌椅板凳,不仔细很容易有误差。”吕毅红告诉记者。
当时,会务人员布置完主会场的第一会议厅后,负责该主场活动的联合国官员马克先生就提出,会场摆放不精准,需要再调整。吕毅红感到诧异,明明横平竖直都吊完线了,为什么还有误差?
吕毅红说,为确保桌椅、名牌、麦克风等摆设的绝对水平与垂直,他们后来趴在地上用尺量,测算误差。“桌子和桌子的间隙、椅子和椅子的间隙,都要整齐无误。这次经历教会我,做事要精益求精。这种态度也直接影响了我后面的职业生涯。”
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结束前,吕毅红所在单位党支部的组织委员找到她,说她会议期间表现优秀,批准她火线入党。大会结束后一周,吕毅红就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
大会期间的一些细节也让吕毅红难忘。为了方便女性,会务人员把会场不少男卫生间改为女卫生间。此外,会场的商品部还采购了很多漂亮的衣服、首饰。
临近今年全球妇女峰会召开的这段时间,吕毅红也没闲着。她如今是首都会展(集团)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再次为在北京召开的全球妇女峰会服务。30年过后,一些深刻的记忆涌现心头,她感慨万分,“这些年,我一步一步走过来,从服务人员到主管,再到管理岗位,对自己的事业有了更丰富的认识。”
吕毅红告诉记者,“作为服务行业人员,尤其是在大型国际会议上,我们不仅仅是代表某个单位或企业。从某种程度来讲,我们的一言一行,包括一个微笑和一个眼神,代表的是中国女性的气质。”
■知道多一点
世界妇女大会和全球妇女峰会
1975年,在墨西哥召开了第一次世界妇女大会,当年被确定为国际妇女年。
1980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第二次世界妇女大会,康克清代表中国政府在联合国提出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上首批签字。
1985年又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了第三次世界妇女大会,陈慕华为中国代表团团长,参加制定了《到2000年为提高妇女地位前瞻性战略》(简称《内罗毕战略》),提出了以“平等、发展、和平”为主题、“就业、保健、教育”为副主题的战略性目标。
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189个国家和地区一致通过《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这两份文件至今仍是引领全球男女平等进程最全面、最具前瞻性和变革性的行动方案,北京世妇会成为全球妇女事业发展的里程碑。此次大会的主题是“以行动谋求平等、发展与和平”,次主题是“教育、健康、就业”。大会期间,《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提出了一系列提高妇女地位和在12个关键领域实现性别平等的战略目标和行动,呼吁社会各界作出努力,消除在社会、经济、政治和环境等各领域阻碍妇女和女童享有平等权利的系统性、结构性障碍。
今年是北京世妇会召开30周年,也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最后五年冲刺的关键节点。2025年,全球妇女峰会将于10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晓薇接受CGTN专访时表示,中国在北京再次举办全球妇女峰会,其不同寻常的意义早已超越一场会议本身,它是对过去30年全球性别平等进程的历史回望与系统总结。她表示,此次大会不仅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意义,更彰显了破解全球妇女发展难题的现实紧迫性,必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