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财经 / 正文

香港内地“互换通”日限额提至450亿 外资参与度再升级‌

今日(13日)起,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互换通)运行机制迎来重大优化,每日净限额由200亿元提升至450亿元,并引入报价商动态调整机制。

香港新闻网10月13日电 今日(13日)起,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互换通)运行机制迎来重大优化,每日净限额由200亿元提升至450亿元,并引入报价商动态调整机制。此举旨在扩大境外投资者对冲人民币利率风险的空间,提升市场流动性与定价效率。自2023年上线以来,互换通累计成交名义本金已超8万亿元,参与机构覆盖15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的关键举措。

扩大境外投资者参与空间增强市场流动性

“互换通”通过香港与内地两地金融市场连接,便利境内外投资者参与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该机制于2022年7月4日由中国人民银行、香港证监会及香港金管局联合公告启动,2023年5月15日正式上线运行,初期开通“北向互换通”‌。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人民币利率风险对冲渠道,解决此前管理成本高、操作不便的问题‌,规避利率波动风险‌。

此前的9月25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消息称,将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优化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简称“互换通”)运行机制。具体措施包括两方面,其一是完善每日净限额动态评估机制,并自2025年10月13日起提高每日净限额至450亿元。

“每日净限额由200亿元大幅提升至450亿元,将扩大境外投资者参与利率互换的空间,更好地管理利率波动风险,提升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中国银行研究院主管王有鑫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同时,动态评估机制将根据市场供需实时调整额度分配,有利于避免因额度不足导致的交易中断,将推动整体交易量增长。交易规模扩容有利于提升市场活跃度,满足市场交易主体风险管理需求,吸引更多国际资本参与交易。

每日净限额提高至450亿元,可直接满足境外投资者日益增长的人民币利率风险对冲需求,扩大其参与空间,进而增强市场流动性。

据了解,“互换通”在“债券通”基础上,通过内地与香港基础设施机构的连接,高效支持境内外投资者参与两地金融衍生品市场,更好满足投资者对利率风险的管理需求,它的推出也是我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事件。

“互换通”运行机制三大优化方向提升效率

自2023年5月15日正式上线以来,“互换通”成交金额、参与投资者都实现稳步上涨。“互换通”在2023年启动时,参与的离岸投资者仅有22家。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底,已有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82家境外投资者累计达成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1.5万余笔、名义本金8.15万亿元。

此次优化“互换通”运行机制,还包括建立“互换通”报价商动态调整机制,并扩充报价商队伍。

王有鑫认为,报价商动态调整有利于提升定价效率。动态调整机制的建立打破了原有的固定名单限制,通过引入更多具备做市能力的金融机构,将降低单一机构的市场影响力,有利于平抑报价偏差,推动买卖价差进一步收窄,提升市场定价的公允性和透明度。

同时,建立报价商动态调整机制并扩充队伍,引入更多元化的金融机构提供连续、有竞争力的报价,能提升定价效率与公平性。

“互换通”运行机制还有哪些优化方向?王有鑫表示,一是扩展产品种类,可考虑引入更多的利率衍生品,丰富境外投资者的风险对冲工具,满足不同期限和结构的风险管理需求;二是优化跨境协作机制,加强内地与香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效率,进一步提升交易效率;三是进一步完善报价商评估标准和净限额调整规则,增强机制适应性。(完)

责任编辑:王恩龙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