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香港都市固体废物年底前将可转废为能

都市固体废物多年以来是香港一项主要的挑战。《行政长官2025年施政报告》提及,香港的转废为能设施将于近年年底前投产,日前,香港特区政府环境保护署署长徐浩光接受香港新闻网专访,介绍香港针对都市固体废物及转废为能上的优化成果。

香港新闻网记者 梁嘉轩

都市固体废物多年以来是香港一项主要的挑战。《行政长官2025年施政报告》提及,香港的转废为能设施将于近年年底前投产,日前,香港特区政府环境保护署署长徐浩光接受香港新闻网专访,介绍香港针对都市固体废物及转废为能上的优化成果。

香港特区政府环境保护署署长徐浩光。香港中通社记者 孙晋欣摄

都市固体废物包括家居废物及工商业废物。徐浩光介绍,香港近年都市固体废物量已显着减少。数据显示,2021年香港都市固体废物每日弃置量约11400吨,到2024年已降至10500吨,减幅达7.5%。

取得这成绩,市民参与回收、源头减废,是其中一大“功臣”。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及减废回收“零废堆填”的相关项目推进,包括优化“绿在区区”的相关措施。

坚尼地城绿在坚城回收设施。图源:环保署

徐浩光介绍,“绿在区区”公共收集点由2022年年中约160个,大幅增加五倍至现时约800个。市民可在收集点通过绿绿赏手机APP兑换奖赏,而目前该APP用户已超过100万人,更在2024年度荣获Google Play香港“最佳社会贡献应用程式”大奖;“绿在区区” 收集的回收物总量亦由2022年全年约20300公吨增加至2024年约41800公吨,升幅超过一倍。

香港中通社资料图片

源头减废方面,特区政府于去年4月22日正式推出管制即弃塑胶的相关法例,要求餐厅、食肆等场所提供外卖时,不得主动提供塑胶餐具。徐浩光表示,法例实施以来,收到不少正面反馈。其中,多间连锁餐厅反映现时八成香港市民外卖时会主动拒绝塑胶餐具,预计每年可减少6000万套即弃塑胶餐具的使用。

当然,作为一座有着750万人口的城市,处理都市固体废物的需求不会消失,不过特区政府正落实一系列转废为能的措施,让垃圾焕发新价值。

图源:环保署

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及,转废为能(电能)设施I·PARK1将于年底前陆续投入服务,特区政府明年会向立法会申请拨款兴建I·PARK 2,扩大转废为能的容量。

徐浩光在谈及未来时表示,I·PARK 1年底投运后每日可处理约3000吨废物,而两个设施全部投入使用后,合计每日可处理近9000吨都市固体废物,进一步提升香港废物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能力。

I·PARK 1项目的其中一大特色是采用先进的高温焚化技术,以有效分解包括二恶英在内的有机化合物。而由于替代石化燃料发电,以及减少都市固体废物的堆填量,每年估计可减少约44万公吨的温室气体排放。(完)

责任编辑:吴美玉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