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观点 / 正文

黄锦良:培养应用型人才 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职业教育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培养应用型高端人才的重要基石。展望未来,香港与内地携手深化职专教育合作,必将为区域及国家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文|黄锦良

随着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职业教育不仅是推动就业和创业的重要引擎,更是提升经济活力、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一环。

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今年初发布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就提出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塑造多元办学、产教融合新形态,以职普融通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

至于香港,特区政府近年积极推动职业专才教育,以“职学联通、多元发展”为策略,透过多项措施培育本地所需人才。最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鼓励应用科学大学与内地和海外龙头企业加强合作,推动产教融合和联动推广;并由香港应科大联盟研究推进与广东省顶尖职业技术院校合作,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交流平台。同时,继续与内地积极探讨落实香港和内地互认副学位程度学历,有助两地职专毕业生跨境求职或升学。

这一系列举措,展现香港与内地加强职专教育的合作、发挥互补优势的决心。事实上,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香港发展“八大中心”,本港急需加快培养各行各业专业人才。未来香港须进一步深化与内地的职专教育协作,携手培养高质素应用型人才,为香港、大湾区乃至国家发展注入新动力。

推动两地职专教育合作,可从三大方面着手:

第一,推动互认两地高等学校专科/副学位资历。现时,两地已根据2004年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位证书的备忘录》,互认学士及以上学历,但副学位及高级文凭资历尚未涵盖,未来宜率先在大湾区试点推动专科学历互认,由个别院校或学科起步,逐步扩展至全区,为职专学生拓阔升学及就业出路。

第二,深化两地职专合作办学。近年,粤港两地已在师资培训、学生交流等领域展开合作。未来双方可推出更多合办课程,并加强对大湾区特色职业教育园区的支援,扩大校企合作,既可培养区内高质人才,也为香港学生创造更多实习机会,助他们了解大湾区发展,把握新机遇。

第三,持续推进两地资历互认,加强两地人才流通。经过多年发展,香港资历架构日趋成熟,现时已有逾万个资历获认可,有效促进学术与职业教育的衔接。未来香港可借助自身经验,推动内地各省市建立终身教育资历框架,并与香港对接,加快两地行业资历互认。此外“一试三证”计划应扩至更多行业,让从业员透过一次考试,获取香港、内地及国际认证,进一步拓展职专人才的发展空间。

职业教育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培养应用型高端人才的重要基石。展望未来,香港与内地携手深化职专教育合作,必将为区域及国家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作者系全国人大代表、教联会主席)

责任编辑:王恩龙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