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资讯 / 正文

北京计划将胚胎冷冻与保存等费用纳入医保报销体系

我国重视人口高质量发展和生育政策保障工作,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当前,许多家庭仍存在“不能生、不敢生”的困扰。北京市在解决生育家庭急难愁盼问题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新京报讯(记者 耿子叶)我国重视人口高质量发展和生育政策保障工作,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当前,许多家庭仍存在“不能生、不敢生”的困扰。北京市在解决生育家庭急难愁盼问题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在11月10日举行的首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社会民生专场上,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颜冰表示,北京市计划将胚胎冷冻与保存等费用纳入医保报销体系,助力更多家庭顺利实现生育愿望,切实让生育保障的“温度”传递到每一个有需求的家庭。

生育是家之大事,也是国之大事。据介绍,北京市初步构建起高效、便捷、安全的生育保障服务体系。在政策上“破局”,辅助生殖医疗率先纳入医保体系。2023年,北京在全国率先将16项治疗性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目前,北京市已有16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可开展辅助生殖技术服务,惠及64.7万就诊人次,总费用8.63亿元,医保基金支出5.81亿元。政策的出台,有效减轻了不孕不育患者的经济负担。

在优化服务中,北京市打造“生育津贴无感申领”新模式,力求实现“减环节、优流程、提效率”的目标。在北京市医保定点机构分娩或实施流产手术的参保女职工,由医疗机构将就医数据同步至医保信息平台,系统自动核验申领条件,符合条件的自动触发津贴申领,实现免申即享。另一方面,线上渠道得到丰富,参保单位和群众可通过“北京医保公共服务平台”“京通”等渠道完成全流程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优化生育津贴支付模式,聚焦“津贴直达个人”,以失业人员为试点,将生育津贴直接支付给参保群众,进一步简化流程,保障参保群众合法权益。改革后,生育津贴平均审核时长压缩至4个工作日内。

今年,北京市推动产前检查费用实时结算,彻底打破了“先垫付、再报销”的传统模式。10月9日起,北京市88家具备助产资质的定点医院全部实现生育产前检查实时结算,政策红利更高效地惠及每一位参保人。截至10月31日,北京市38360名孕期参保人通过实时结算,减少垫付资金3349万元。

颜冰透露,北京市将结合基金收支情况,研究进一步提高生育保险产前检查费用等报销水平,持续减轻家庭生育医疗负担;推进生育津贴“直达个人”模式扩围,提升生育保障服务的便捷性与精准性,为推动首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的生育友好型社会注入更多医保力量。

责任编辑:林国瑞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