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11月19日电(记者 冯秋榆)为期5天(11月17日-21日)的迪拜航展在阿联酋迪拜世界中心开幕,中国自行研制的C919飞机与C909公务机组团亮相。作为中国首款完全自主研发的干线客机,C919以白色机身搭配蓝绿色的涂装细节,在迪拜航展上向各国政要展示机腹上喷涂的“C919”标识。
迪拜航展是全球航空航天产业的顶级盛会,本次航展全球尖端航空装备与创新技术集中亮相,吸引了全球47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家航空航天及防务企业参展,规模创历届之最。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大飞机首次亮相中东,并与空客和波音商用飞机同台展出意义重大,是中国商飞走出去的重要一步。
C919中东首秀 快速增长彰显“中国速度”
中国航空工业的参展表现成为本届航展的一大亮点,今年有近百家中国内地航空相关企业参展。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携一架C919飞机和一架C909飞机参展,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携一架C919飞机参展。
航展第一天,C919的参观者热情高涨,大批观众排起长队等候登机参观,机组人员详细讲解机型特点,还通过飞行表演等形式,呈现中国商用飞机发展的最新成果,并与全球航空业界深化交流互信。
备受业内关注的C919是中国首款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中程干线客机,最大载客174人,最大航程超过5000公里。2017年5月,C919成功首飞;2022年9月,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2022年12月,首架C919交付中国东方航空公司,2023年5月完成首次商业飞行。
交通运输部官网数据显示,商业运营两年多来,C919执飞20余条商业航线,航线网络覆盖中国16个城市,安全飞行超3万小时,累计运输旅客突破200万人次,累计获得国内外订单超过1000架。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航空运输研究所主任经济师钟山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谈到:“C919通过两年的时间,在中国市场实现了快速布局,应该说创造了中国速度。从市场订单以及国外的订单来看,C919都实现了一个非常好的快速增长。”

迪拜航展上,国产大飞机C919实现中东首秀(图源:央视新闻)
融入全球航空产业链 改写国际航空市场格局
C919在本届迪拜航展首秀,被视为中国试图改写国际航空市场格局的重要尝试。中国商飞在商务洽谈区展示了包括C919加长版在内的未来规划,该机型瞄准亚太航线,拟与空客A321neo及波音737 MAX 10竞争。
《中国网》报道,C919的亮相受到外国媒体的集体关注,“外国媒体认为,扩展海外市场是C919的下一个里程碑,东南亚和中东地区的航空公司被认为最有可能采购C919。” 央视报道认为,在当前供应链阴影笼罩航空产业、老牌飞机制造商深陷交付延迟的困境下,中国产客机已成为更多国家的新选择。此前,东南亚多国就引进中国商用飞机释放出积极信号。
波音民用飞机总裁蒂芬妮・波普回应称,“欢迎中国商飞加入市场竞争,良性竞争将推动行业共同进步。”空客商用飞机CEO克里斯蒂安・舍雷尔亦表示:视中国商飞为行业竞争者。
本届迪拜航展,是中国国产航空发动机在海外展出谱系最全、内容最丰富、数量最多的一次。除了大飞机,中国航发也首次参加迪拜航展,聚焦军用动力、民用动力、燃气轮机三大市场,携太行发动机、AES100发动机、“三轻一重”燃气轮机等多款明星产品参展,有力展现中国航发的技术和产品优势,彰显中国航发积极融入全球航空产业链、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美好愿景。
结构件国产化率超90% 彰显中国智造“硬科技”
作为中国首款按照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干线客机,C919 机身复合材料占比达 50%、铝锂合金占比 15%,结构件国产化率已超 90%,彰显“中国智造”“硬科技”背后的“软实力”。据悉,中国大飞机主要按照“中国设计、系统集成、全球招标、逐步提升国产化”的路径发展,机头,机身,机翼在内的机体结构主要由中国供应商完成,机头由成飞公司制造,前机身和中后机身由洪都集团制造,机翼由西飞公司制造,后机身和垂尾由沈飞公司制造,前、主起舱门由哈飞公司制造。
大飞机的诸多国产供应商攻克核心技术,如为C919提供隔热隔音、水火不侵的“飞机棉”的重庆再升科技,就成为全球仅有的三家能够生产“飞机棉”的企业之一,也让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掌握航空级超细纤维棉量产技术的国家,并成为美国SpaceX火箭材料的供应商。
近年来,中国商飞也在不断推进国产飞机的系列化发展,国航与中国商飞签署了C929客机的首家用户框架协议,意向成为C929宽体客机的全球首家用户。比C929更大的C939飞机,目前正在进行预研。而中国大飞机的“下一代”也正在布局,包括电能,氢能,混合能源,可持续航空燃料等。(完)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