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电影市道低迷 重映旧片成香港戏院的生存之道

疫后,香港电影院结业潮不断,加上新片产量减少,重映旧片成为现时戏院的生存之道。近月,多部港产旧片重返大银幕,有影迷表示,新一代追求高画质,相信修复旧片能鼓励年轻人重温经典港产片。

疫后,香港电影院结业潮不断,加上新片产量减少,重映旧片成为现时戏院的生存之道。近月,多部港产旧片重返大银幕,有影迷表示,新一代追求高画质,相信修复旧片能鼓励年轻人重温经典港产片。但业界提醒,这虽能为电影业带来轻微起色,却非稳固戏院生意的长久之计。

香港商铺租金一向以高价闻名,选址偏爱人流的电影院,每月租金介乎46万港元至百万港元。然而,去年香港票房总收入跌至13.4亿港元,创下13年新低,香港电影业进入寒冬期。

在新片产量持续减少的情况下,香港戏院经营压力陡增,今年上半年,多间戏院宣布结业或转手,目前,香港电影院总数已跌至约48间,这个数字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最高峰的120间相比,只余不足一半。

香港中通社资料图

为于低迷的市道中生存,香港部分戏院开始重映旧片,这不仅填补了一段时间的新片供给缺口,亦成影院维持现金流的重要手段。

经典港产片《头文字D》经修复成4K版本后,9月便重新上映,票房截至10月已冲破400万元,比部分新上映的电影更卖座,堪称“淡市奇兵”。

翻看今年重映的旧戏,部分因适逢上映周年而重返大银幕,比如《头文字D》及《功夫》适逢上映20周年;电影《职业特工队》及《阿凡达》等则因分别推出续集而重映首集。

值得一提的是,在香港黄埔重开的新光戏院,亦不定期重映多部经典电影,包括外国片《时光倒流七十年》、《乱世佳人》和《教父》,以及港产片《大军阀》、《英雄本色》、《蝶变》等,显示重映旧片渐成风潮。

对此,香港资深电影人田启文接受传媒访问时表示,现时缺乏新电影,故院线重映旧片以支撑档期。他强调,电影修复由片主及市场主导,“若每部电影重映的票房如《头文字D》般理想”,片主便有诱因修复。

有修复菲林及将其数码化的专家指出,现时电影市道低迷,部分新电影投资逾千万,却仅能上映2周,损失惨重。对比之下,修复电影较省钱,修复成本视乎菲林损毁及新旧程度而定,部分只需拍摄成本的10%。

有研究亦指出,经济下行期怀旧电影票房普遍上浮15%至20%。当新片品质参差不齐之际,重映经典电影似乎是一个低成本高回报的选择。

有影迷表示,新一代追求高画质,相信修复旧片能鼓励年轻人重看经典港产片。

业内普遍认可重映是电影市场以情怀驱动的一门“生意”,但同时亦是创新不足,“啃老”的表现。因此,电影文化中心(香港)主席曾肇弘提醒,这虽能为电影业带来轻微的起色,却非稳固戏院生意的长久之计。(完)

责任编辑:王恩龙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