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长官李家超早前出席共享基金会七周年志庆暨全球总部启用礼。
文|博梁
非政府慈善机构共享基金会成立七周年之际,近日位于香港的全球总部也正式启用,标志着该非政府慈善机构发展迈入新阶段,更深刻体现了香港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独特且重要的角色。
共享基金会是一家于2018年在香港成立的非政府慈善机构,旨在向“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医疗和公共衞生领域的人道主义援助,实践“共享”和“民心相通”的精神。根据共享基金会网站公布,该会在全球4大洲10个国家,提供的8大类别无偿服务,包括已经完成超过2万5千例的白内障复明手术。
该基金会的成果,见证香港的确能够与更多国家在医疗公共衞生领域开展合作,促进民心相通。同时,香港推动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香港合作平台,为共建国家人员提供可持续发展培训课程,进一步拓展了合作的深度与广度,让香港成为连接内地与“一带一路”国家的重要纽带。
香港在“一国两制”的制度保障下,拥有高度自由开放的经济体系、完善的法治环境以及国际化的专业服务。这些优势和特质为非政府慈善机构提供了稳定且适宜的发展土壤。共享基金会选择在香港成立并设立总部,能将香港的这些优势加以发挥。其以香港为基地,能够高效整合资源,汇聚全球专业人才,将香港的专业服务硬实力与关爱共融的软实力相结合,更好地向“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医疗和公共衞生领域的人道主义援助。
香港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充分发挥“超级联繫人”的作用。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香港将积极扩展经贸网络,把经贸办覆盖范围扩大至拉丁美洲和中亚等全球南方地区。这一举措犹如搭建起一座座沟通的桥梁,让香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经济贸易、专业服务、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合作更加紧密。共享基金会全球总部的启用,正是香港这一战略的具体实践。未来,香港可进一步发挥“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在国际间吸引更多非政府慈善机构落户香港,打造成为非政府慈善机构的总部集中地,形成强大的慈善合力,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来更多福祉。
在全球部分发达国家切断或大幅减少对外援助的背景下,共享基金会以实际行动填补了医疗和公共衞生领域的缺口,缓解了全球性健康不公平问题。从共享基金会的成果,证明香港具备成为非政府慈善机构总部集中地的天然优势,也是香港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一个切入点。香港应以此为契机,继续发挥“超级联繫人”和“超级增值人”的作用,推动成为非政府慈善机构总部集中地,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香港智慧与力量,让“一带一路”的繁花在香港的助力下绽放得更加绚烂。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