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民建联倡政府检讨牙科政策 增长者专项医疗券

民建联主席李慧琼、立法会议员陈恒镔6日发表《牙科服务发展蓝图暨公营牙科服务政策倡议书》,敦促政府尽快展开全面牙科政策检讨,厘订出短中长期措施,解决目前牙科护理服务及人手严重不足的问题。

大公文汇全媒体报道:民建联主席李慧琼、立法会议员陈恒镔6日发表《牙科服务发展蓝图暨公营牙科服务政策倡议书》,敦促政府尽快展开全面牙科政策检讨,厘订出短中长期措施,解决目前牙科护理服务及人手严重不足的问题。民建联建议政府与非牟利机构合作,成立结合牙医及牙科治疗师的团队,为有需要的地区提供流动牙科护理车服务,以减低牙医人手不足的压力及服务提供的灵活性;长远而言,政府应把牙科医疗服务纳入常规公营医疗系统。

李慧琼指出,目前香港公营医疗未把牙科纳入系统之内,政府主要只是负责透过宣传教育向市民提供护牙知识。而卫生署辖下的40间牙科门诊中心,只以照顾公务员及其家属为首要,每月只会开放合共约4000个免费名额予大众。因此,不时会出现市民冒雨轮候牙科街症的新闻,而取得筹号后,市民也不一定可以得到全面的治疗,因为每个名额只可以脱牙一只及止痛,如果患者有两只或以上牙齿待脱,也只能等待下一次的医疗机会。

此外,政府推算牙医人手将于2040年达致饱和,李慧琼认为是过分乐观:“数字与市民感受到的实际情况颇有出入,令人担心可能因为政府在计算时,以过往需求为基准,令不少因为怕贵忌医、没有足够信息或未有轮候街症的基层、长者或是普通市民的需要受到忽视,变成了‘隐形人’,没有被纳入需求计算之中。”

鉴此,民建联促请政府以10年内让有需要的市民能于没有大幅加大经济压力下,获得基本、适切及优质的公营牙科护理服务为目标,从根源重塑牙科服务需求计算基准、公营牙科服务目标、人口牙医比例等理念,从而厘订出短中长期措施,带领市民走出困局。

陈恒镔建议,在短期措施方面,建议政府增设2000元长者牙科专项医疗劵,让他们可在本地或跨境使用,并放宽医疗累积上限至10000元;简化并增加非本地培训牙医来港执业的许可试,加快牙医人才补充;成立非牟利牙科护理协作基金,确保服务稳定性;善用并增加卫生署辖下牙科治疗师的编制及职能,让他们可以在牙医监督下为18岁或以上人士治疗,以加强牙科“街症”服务能力;并着力吸引人才加入公营牙医团队,包括改善在职培训及职业阶梯,以挽留人才、加强与教育机构合作,并提升公营牙科服务形象,吸纳更多人才加入。

在中期措施方面,政府可考虑参考修订《医生注册条例》的做法,另辟免试方式引入海外培训牙医到香港公营医疗系统服务,包括设立特别注册委员会制订认学府名单,让于特定院校毕业的港人牙医科毕业生免试来港执业,经5年在公营牙科实习后可获特别注册。有关免试注册亦可考虑接受合资格的非本地培训牙科专科医生;已来港、有专科资格的有限度注册牙科医生也可藉计划取得特别注册资格。

责任编辑:刘瑶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