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文化 / 正文

18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山西大同 为石窟寺数字化保护建言献策

“第二届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数字化研讨会暨数字云冈20周年座谈会”10日在山西大同召开,180余名专家学者在此为石窟寺数字化保护建言献策。

中新网大同10月10日电 (杨佩佩 胡 健)“第二届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数字化研讨会暨数字云冈20周年座谈会”10日在山西大同召开,180余名专家学者在此为石窟寺数字化保护建言献策。

当日,来自敦煌研究院、龙门石窟研究院、大足石刻研究院等20余家文博单位和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30余家科研机构的180余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石窟寺文物的数字化建设和活化利用等问题,分享文物数字化研究领域前沿的学术动态与最新的科研成果。

ff535391-9172-4075-8294-269230ccf8cd_zsite

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长白雪冰在致辞中表示,石窟寺是黄河流域上见证文化发展的重要物质性遗存,要加快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完整、准确、真实永久保存文物信息,实现由物质资源向数字资源的转化,为石窟寺保护、研究、展示、教育、传播提供科学严谨的数据支撑。

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理事长连颖俊介绍,联盟将进一步深化石窟寺文物保护、学术研究、陈列展示、信息建设、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打造黄河流域石窟寺文化品牌。

“应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拓宽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中的应用,推动黄河流域石窟寺保护、利用、研究、展示、对外交流、文旅融合等方面广泛深入的合作。”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说,要不断扩大黄河文化石窟寺交流“朋友圈”,全面促进文物事业蓬勃发展。

其间,“大河明珠——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保护成果展”在云冈研究院展出。展览利用实物展品和图文版面,展示近十年来,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各大石窟寺管理机构在石窟寺病害机理研究、保存状况调查、数字化档案建设等多方面的保护成果。

“第二届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数字化研讨会暨数字云冈20周年座谈会”由云冈研究院、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大同市文物局、太原市文物局、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联合主办。

责任编辑:吕泽鹏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