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艺术 / 正文

深化“赶考路” 主题 约四百幅书画作品汇集“从香山走来”艺术大展

2024“海之春”新春文化季项目“从香山走来——迎新春艺术大展”开幕式暨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

中新网北京3月4日电 (记者 应妮)2024“海之春”新春文化季项目“从香山走来——迎新春艺术大展”开幕式暨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北京海淀美术馆北馆以深化“赶考路”为策展主题精心推出该展,呈现75位艺术家的约四百幅红色主题和三山五园题材创作。

北京市海淀区是文化、科技、教育、经济大区,为构建海淀城市发展新形态,擦亮三山五园名片,赓续海淀红色血脉,讲好海淀故事,展览通过刘曦林、杨晓阳、张仁芝、李耀林、王利军、郑山麓、袁武、许向群、贾广健、方政和、叶培贵、张坤山、刘俊京等75位艺术家红色主题和三山五园题材创作,以立体式展览形式,以“海淀风采”“时代精神”“抒发豪情”三大篇章,以书法、绘画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以极具现实主义情怀的优秀艺术作品,重温新中国建设者的激情岁月,展现新中国书画家家国情怀和艺术的成果和实践。展览中的《红日照香山》《万寿山》《万水千山》《双清别墅》等作品,是创作者追访历史、发掘底蕴、阐发主题的成果。

在以“如何深入发掘海淀红色文化和三山五园主题创作”为主题的研讨会上,中国文促会美术研究院院长刘曦林指出,艺术作品要为人民服务、为不断变化的社会建设服务。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更要以历史的真实性为第一原则,海淀有很多革命圣地如香山、双清别墅等,我们如何在遵循艺术规律的前提下,以艺术的思维来体现这种红色文化,在保证文学性和历史性的原则上进行艺术创作,这都需要进行深入研究。艺术史是一个淘汰史,优秀艺术作品才会被保留下来,因此艺术创作者要有精品意识,要有较高的艺术思维。

与会者一致认为,红色题材画作是中国美术史的一个重要部分,有着大批影响深远的作品像董希文《开国大典》、李可染《万山红遍》、钱松嵒《红岩》、石鲁《转战陕北》、刘文西《幸福渠》、王盛烈《八女投江》等;近些年也涌现了不少精品力作如唐勇力和赵建成的《开国大典》、苗在新《人民子弟兵》、袁武《东北抗联》等。艺术工作者有责任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将这种历史叙事的关怀记在心中、体现在笔下、呈现在作品上。

据悉,展览由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海淀美术馆(北馆)、海淀区美术家协会等承办,将持续展出至3月12日。(完)

责任编辑:李涵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