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展寰。(资料图)
在现届特区政府上任两周年之际,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今日(7月1日)发表网志,介绍局方两周年工作回顾及展望。谢展寰提到,虽则垃圾收费未能如期推行,过去几个月大量的宣传和准备工作成功唤醒了社会对减少废物和分类回收的关注和参与,是过去多年从未达到的。未来政府会把握机遇,大力推动减少废物和分类回收,努力打造香港的减废回收文化。
持续改善环境卫生方面,谢展寰指,为减少卫生黑点,食环署在主责的约240个卫生黑点进行超过两万次特别清洁行动,同时加强执管,其中超过9成黑点已获消除,预计在今年底将尚未清除的卫生黑点减少6成。
此外,食环署由今年起全面使用热能探测摄录机配以人工智能技术,在每个分区进行鼠只活动调查及制订“无鼠百分比”,以策划防鼠治鼠工作,并针对黑点部署更有效的灭鼠行动。去年,食环署清除了约6成 (共70个) 的鼠患主要黑点,预计今年底将尚未清除及新确定的鼠患主要黑点数目 (共97个) 再减少6成。
谢展寰表示,管制即弃胶餐具和其他塑胶产品 (“走塑”) 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实施,由源头和供应入手作管制,首6个月为适应期,业界可以在此段时间用完存货,以符合管制。适应期至今才刚过两个月,环保署人员已分别巡查了逾17,500间食肆、13,500间零售店和1,300间酒店及宾馆。最近一星期的巡查结果显示,餐饮业已有约8至9成转用替代品餐具。不提供外卖餐具的食肆约占两成,而连锁食肆亦表示约8成顾客不需要外卖餐具。至于零售和酒店业,环保署的巡查显示,符合新法例要求的比例已达95%,反映一个新的“走塑”文化已在社会慢慢形成。
谢展寰提到,回收方面,今年首半年“绿在区区”收集的回收物,相比去年上升约6成。而整体厨余回收总量亦大幅增加,以5月的家居厨余回收量为例,是去年平均数的8倍。局方会把握公众关注分类回收这个机会,加强公众教育和扩大回收配套等工作,致力建立整个社会新的绿色减废回收文化和大力改善回收配套系统。
谢展寰表示,厨余回收设施方面,环保署会在未来一年增加公共屋邨及私人屋苑的智能厨余回收桶的数目一倍。除住宅处所以外,环保署会于未来一年设立100个厨余回收流动点,以及在约100个垃圾收集站设立厨余回收点,供市民和食肆使用。
社区回收网络“绿在区区”亦正持续扩展,公共收集点由2022年7月约160个增至现时约380个,并在去年中开始陆续在50个公共屋邨设立小型“回收便利点”。预计全港公共收集点的数目将在未来一年增加至800个。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