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社8月16日报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的重要论断。近年来,作为新疆伊犁州首府的伊宁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交上了生态环境保护的优异答卷。
俯瞰伊犁河二桥
环境噪声监测员阿比达·扎克尔的日常职责之一是检测市区的环境噪声。8月13日,阿比达·扎克尔在对伊宁边合区北京路世纪嘉苑道路现场进行监测中,测得的噪声值为66.7分贝,符合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4a类要求。
近几年,伊犁州生态环境局伊宁市分局不断强化智慧化空气监测系统,利用高科技手段和大数据模型分析,实现了对全市各个点位空气质量的实时监控与精准管理。这种科技赋能环境保护的做法,提高了监测效率和准确性,为及时响应和处理环境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撑。
伊犁河湿地白鹳起舞
伊犁河秋色
伊宁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不懈地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2023年完成了10071户的清洁取暖改造,淘汰了140台35蒸吨/小时及以下的燃煤常压锅炉,65蒸吨以上燃煤锅炉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这些措施显著改善了大气环境,2024年1月至7月,伊宁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01天,优良率为94.4%,PM2.5和PM10的平均浓度分别同比下降33.9%和27.5%。
在大气整治的同时,加强水环境、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新增了第三污水处理厂,饮用水源水质和伊犁河伊宁段水质均达到了国家标准;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提升农膜回收率和秸秆有效利用率保护了土壤和水质。
伊犁河畔芳草湖秋色
疣鼻天鹅安家伊犁河畔芳草湖
伊犁州生态环境局伊宁市分局副局长潘宇表示,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伊宁市生态环境分局将持续深化“线上+线下”工作机制,协调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加强重点涉水企业监管,并充分利用年度危险废物环境管理规范化评估工作,督促企业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从源头防治土壤污染,确保伊宁市的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加优美。
通过实施绿色生态屏障工程,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湿地修复等项目持续推进,伊宁市在增加绿地面积、森林面积、湿地保护率以及草原植被盖度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近年来,伊宁市全力实施绿色生态屏障工程,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湿地修复等项目持续推进。截至目前,完成植树造林15304亩,退化林修复9333亩;完成全市40个行政村的村庄绿化,新增绿化面积5866亩。完成退化草原生态修复5万亩、草原围栏建设5万亩、毒害草防治2万亩。伊犁河国家湿地公园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累计实施了修复退化湿地面积近1000亩;湿地生态持续改善。
伊犁河风景区一角
伊宁市城郊
物种多样性是反映群落结构和功能特征的较有效的指标,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量度指标。据调查显示,目前伊宁市湿地范围内,不仅有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尾海雕、金雕等珍稀物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疣鼻天鹅、红隼、长耳鸮等鸟类也在此自由翱翔。同时,自治区重点及“三有”动物如凤头鸊鷉、鸬鹚、白鹭等也在此安家。
伊宁市林业和草原局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局长刘兵表示,这几年,伊犁河流域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不断增加,芳草湖湿地疣鼻天鹅从候鸟变为留鸟,以及野生狍子的出现,都充分体现了生态环境大大向好的趋势。
鸟类在伊宁市草场飞翔
登高远眺,一幅天蓝水绿的生态画卷在伊犁河畔徐徐展开。接下来,伊宁市将坚决打好生态建设“巩固战”,持续推进生态保护、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为建设现代化伊宁擦亮美丽底色,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水韵伊宁”。(记者 蔡犁晨 史恭敬 巴依塔)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