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施政报告前瞻|聚焦社会改革 将老龄化问题转危为机

随着本港人口结构逐步转变,人口老化问题越趋严峻,据联合国的报告,2050年本港将成为全球人口老化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届时有40.6%的人口为65岁或以上。

资料图。

随着本港人口结构逐步转变,人口老化问题越趋严峻,据联合国的报告,2050年本港将成为全球人口老化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届时有40.6%的人口为65岁或以上。由于牵涉本地劳动人口和政府福利开支等范畴,社会各界关注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的政策方向和具体措施。点新闻网早前访问立法会议员陈凯欣、陈学锋、林振升及邓家彪等人,分别从基层医疗、长者服务、乐龄科技及就业问题等多个角度提出建言,期盼政府在未来的政策中展现改革决心。

人口老化是挑战?还是机遇?

对于人口老化问题,四位议员均认为这不仅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机遇。陈凯欣指出,随着人口老化,公共资源的压力与日俱增。她强调,过去政府的政策往往着重解决眼前问题,忽视了长远的社会发展。在老龄化冲击下,本港需要全面推动社会改革,从公共服务整合、社区共融到城市规划等方面入手,建立一个“年龄友善”的社会。她提出,基层医疗是重中之重,政府应该加强预防医疗,减少重症患者的出现,又赞扬政府推出的《基层医疗健康蓝图》显示当局对解决基层医疗问题的决心。

邓家彪认同,人口老化并非单单是挑战,还应该被视作机遇。他提出了“三高”原则,即“高身心健康水平、高社会参与度和高就业动力”,推动长者积极参与社会。长远而言,政府要“以人为本”,建立“长者服务处”,统一服务资讯和数据管理,避免各部门之间的资源错配。他还提出,政府要促进长者的社会参与,让他们通过义务工作继续贡献社会,从而保持充实的生活。这种系统化的长者服务可以增强社会对老年群体的重视,亦能为长者提供更多社会资源,实现多赢。

林振升则认为,老龄化问题在发达地区很普遍,例如,日本、意大利等国家亦面临同样的挑战,虽然人口老化会对医疗系统造成压力,但同时是一个发展银发经济的契机。他指出,随着老年人口增长,长期护理、康健设施、心理支援等需求将骤增,为政府推动相关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及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也让政府有更多资源去提升各项长者支援服务。

陈学锋望乐龄科技“平民化” 推展银发经济

陈学锋关注本港独居长者问题,根据2021年人口普查的数字,香港独居长者超过18万人,占整体长者人口的13.0%,“虽然政府过去一直推广乐龄科技的应用,但这些科技较多集中于院舍和福利机构,对独居长者的关怀和支持不足”。他建议政府应该推动乐龄科技“平民化”,特别是针对独居长者的个人安全与心理需求。

陈学锋续说,现有的“平安钟”等科技应用主要针对危急情况,认为当局要推动开发更多适合日常使用的智能产品,例如能够进行健康监测的“智能宠物”等产品。既能解决长者的情感需求,也能通过科技手段监察长者的健康状况,提升长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推动银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邓家彪倡推电子政务 助力创新经济发展

邓家彪指出,本港当前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不足,特别是在产业升级和创新转型方面。他指出,政府要善于找标兵、树典型,建议当局加强与产业界、劳工界及学术界的合作,以电子政务为主导引领社会创新和经济发展。

邓家彪引用他经常关注的东九龙CBD2核心商业区,提出政府要确保该区的经济产值和产业分布发展战略可以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期望政府在施政报告中能有具体的经济振兴措施,推动整体社会的创新和转型。

林振升盼优化友善政策 促进长者就业

林振升强调,长者就业问题是当前必须解决的社会问题。他解释,政府近年在协助长者就业方面十分积极,例如自2020年9月起,政府调升了“中高龄就业计划”下的在职培训津贴额,及推出的“再就业津贴试行计划”。相关计划反应热烈。然而,不少企业仍对聘请长者抱有偏见,这种情况需要通过政策干预来改变。

林振升期望政府能在施政报告中提出具体的政策措施,增加长者就业机会,并在工作模式上提供更多灵活的选择,让长者能够通过兼职或弹性工时继续参与劳动市场。

陈凯欣倡四个新方向 全面改革医疗体系

在人口老化的背景下,医疗体系改革成为议员们关注的重点。陈凯欣表示,政府在医疗方面的经常性开支已经达到1,095亿港元,占整体性经常开支的19%。然而,过去十年,公立医院的开支增长超过100%,政府必须在现有的服务上进行整合与改革,否则公营医疗服务可能成为财政“黑洞”,面临崩溃的风险。

陈凯欣呼吁政府应在《施政报告》中提出针对性措施,包括设立新牙科医学院以解决牙科服务人手不足的问题、规划新全科急症医院以应对未来的需求、开设社康车队,并推动全民健康数据库的建立、通过新技术如基因检测和全民健康数据库来推动精进治疗。

总括而言,老龄化不仅是挑战,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契机。从基层医疗到乐龄科技,从长者服务到就业问题,四位立法会议员都对即将到来的施政报告提出了期待与建议。期望政府作出具体的社会改革规划,让本港成为真正宜居的长者友善城市。

(点新闻记者王俊杰报道)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