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首页要闻 / 正文

城大研发创新生物检测平台 助癌症早期筛查及疾病监测

香港城市大学(城大)今日(6日)表示,目前正开展一项突破性研究,致力研发一套可用于癌症早期筛查及个人化治疗的创新技术平台,聚焦于提升“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检测的灵敏度,为精准癌症诊断和治疗开拓新道路。该项目已获得政府“产学研1+计划”(RAISe+ Scheme)第一轮的拨款资助。

香港城市大学(城大)今日(6日)表示,目前正开展一项突破性研究,致力研发一套可用于癌症早期筛查及个人化治疗的创新技术平台,聚焦于提升“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检测的灵敏度,为精准癌症诊断和治疗开拓新道路。该项目已获得政府“产学研1+计划”(RAISe+ Scheme)第一轮的拨款资助。

城大今次获批的研究项目名称为“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平台及其在癌症早期筛查和精准监测中的应用”,由城大高级副校长(创新及企业)、杨建文讲座教授(生物医学)杨梦苏带领,目标是开发新一代的CTC检测平台,提升癌症检测的灵敏度和精准度,以应对癌症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临床需求。

检测循环肿瘤细胞有利个人化治疗 “癌细胞可以脱离原发肿瘤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之中,称之为循环肿瘤细胞(CTC)。”杨梦苏解释说:“CTC携带着与原发肿瘤相关的重要分子和细胞信息,精准检测并通过多组学(Multi-Omics)技术全面分析 CTC,不仅对癌症早期筛查和疾病监测至关重要,而且可以针对特异性的靶点和抗原,以开发细胞疗法和mRNA疫苗,协助癌症的个人化治疗。”

城大高级副校长(创新及企业)杨梦苏教授(左八)及其研究团队。

杨教授的研究团队多年来致力开发生物芯片和纳米技术用于分子诊断及治疗,并已成功将多项研究成果转化,先后参与创办了多家基于城大专利技术的生物科技公司,科研成果惠及数以百万计的患者。

循环肿瘤细胞能为肿瘤检测和治疗的各种临床应用,提供极有价值的信息,包括早期筛查、诊断和疗效评估。然而,基于检测技术的局限性,CTC作为癌症监控和早期检测之中的标志物,其潜力一直未得到充分展现。杨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创立的生物科技公司“晶准医学”(Cellomics),已将城大前期研发的技术转化为CTC检测产品,并获内地超过50间医院应用。

在产学研 1+计划的资助下,城大的科研团队将与晶准医学紧密合作,专注开发新一代的CTC检测平台,结合微流控芯片与免疫识别分离策略,按照CTC的物理和生物特性,开发更高效、灵敏的筛查与分析技术。

团队将开发一套综合系统,包括自动化CTC分选仪、细胞染色与成像识别仪、以及CTC蛋白及基因分析试剂。这些仪器及试剂将全面涵盖CTC的数算及分类、CTC蛋白和基因的下游检测,以满足癌症早期筛查、诊断、药物筛选、疗效分析、预后评估以及精准治疗的需求。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