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社3月19日电 前不久,中国江苏省常熟市人民法院判决一起著作权侵权纠纷案,认定体现创作者智力劳动的人工智能生成作品具有独创性,应予保护。该案系中国第二例认定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具有著作权的案例。
中国《法治日报》公众号19日报道,“90后”林晨是上海一名AIGC艺术设计者。去年,他偶然发现,之前通过某“文生图”软件设计生成的夜晚黄浦江边爱心气球的图片《伴心》,被擅自做成了实体装置,且被常熟某房地产公司展示于常熟某商业区的水面上,用于相关商业项目网络广告宣传。林晨立即联系了制造该气模装置的浙江省杭州市某公司,指出其行为涉嫌侵权并要求下架,对方未给予积极回应。
谘询律师后,林晨向公证机构申请了证据保全公证,并于2024年4月向常熟市法院提起诉讼。
庭审中,原告详细说明了其用相关“文生图”软件进行设计的过程,由于AI工具的不可复现性,当庭展示了在软件后台所编写的系列关键词,陈述了如何生成夜晚黄浦江边爱心气球图片的过程,并通过不断修改关键词,对生成的图片内容中爱心气球的大小、数量、造型、姿态等进行调整。原告还展示了通过PS软件对图片进行编辑的过程。此外,2023年4月7日,中国国家版权局对《伴心》概念装置的图片进行作品登记,登记类别为美术作品,作者及著作权人均为原告林晨。
法院判决认为,案涉《伴心》图体现了作者独特的选择与安排,具有独创性,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美术作品,应受到著作权法保护。最终判决侵权方连续3天公开向原告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和维权费用合计1万元人民币。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