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首页要闻 / 正文

文化传信:“香港情怀”势头崛起 利用AI重新活化

香港文汇报访问多家从事IP业务的公司指出,香港具有荟萃中西文化的独特优势,有能力糅合中国及外国元素,对在香港拓展IP产业有信心,期望借助国家及特区政府推动香港文创IP产业发展的政策利好,打造出联通世界的“桥梁IP”。

文化传信董事总经理关健聪认为,香港完全有条件及基础让香港文化重新焕发光彩。香港文汇报记者黄艾力 摄

【编者按】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确立香港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及“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特区政府新一份财政预算案亦提出,未来5年将推进超过30个文化知识产权(IP)项目,引进办亦将策略性引入更多结合创科的文创企业。曾有东方荷里活之称的香港,拥有大量华语电影及华文文化IP,对中国内地、东南亚以至全世界都有极大影响力。香港文汇报访问多家从事IP业务的公司指出,香港具有荟萃中西文化的独特优势,有能力糅合中国及外国元素,对在香港拓展IP产业有信心,期望借助国家及特区政府推动香港文创IP产业发展的政策利好,打造出联通世界的“桥梁IP”。

(香港文汇报记者 曾业俊)文化传信集团是香港最早上市的动漫企业,亦是亚洲最丰富的漫画内容供应商之一,手握大批香港及日本的动漫IP,可谓见证了香港文创产业的起落。文化传信董事总经理关健聪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时忆述,香港文化在上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最为繁盛,当时本港制作的电影、电视剧、漫画及流行歌曲,除了在大中华地区广为传播外,更雄霸东南亚市场,甚至连日本及韩国的潮流文化都大受香港影响。惟近廿年来,韩国直追成为文化输出大国,近年“韩风”吹袭全球之际,甚至连泰国在近几年亦冒起成为文化输出新秀,反观香港的文创产业相对静止,香港的文创IP确需振兴。

关健聪分析,互联网发达,令文创产品能轻易在全球传播,除了由于海外市场发展迅速,只有750万人口的本港市场相对细小,未能支持香港文创IP形成完整蓬勃的产业链,导致了香港文创IP市场在近二十年来越发落后于海外;其次,更重要的是香港IP错失了跨界发展的机会。例如传统香港的漫画甚至直至今天仍是“漫画归漫画”,很少能与其他行业互相整合及生产周边商品;反之日本拥有逾1.2亿人口,当地漫画业已是成熟产业,拥有完整生态圈。

《九龙城寨之围城》显“港味”价值

此外,港漫的创作形式比较传统,大多仍以书刊形式发行,部分甚至以厚装书形式每月发行,但现今世代已甚少阅读实体书藉,因此不利IP推广。另一方面,过去十几年本港文创业界主打内地市场,文创产品转趋融合内地口味,“纯港味”自然随之减少,未能照顾海外市场读者口味。

然而,他指出潮流文化有盛衰周期,香港的文化IP又看到重振希望。自全球受新冠疫情重创后,人们开始缅怀过去的美好时光,包括重新燃起“香港情怀”。他提到,“香港情怀”近两三年重新受亚洲地区留意,以此为题材的电影、漫画及音乐亦渐受欢迎,例如本地制作电影《九龙城寨之围城》在内地、本港以至日本均赢得票房佳绩及口碑。不少粤语歌及本地电影亦红遍内地。

经济低迷 文创产业复苏较快

他还留意到,在经济低迷时期,文创产业的复苏速度往往相对较快,因为市民消费力下降,对奢侈品的购买力相对减弱,反而更愿意购买价格较低的娱乐产品以获取心灵慰藉。事实上,疫情后的小型授权,包括展览、舞台剧及时装等的授权量均见增加,整体市场未见明显萎缩。

近年国家提倡新质生产力,文创产业是新质生产力之一,内地的游戏及动画片,如《黑神话:悟空》及《哪吒》在全球掀起旋风,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确立香港的“八大中心”中,其中两个“中心”即“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及“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就与文创有直接关系,加之特区政府近年亦重视文创IP产业发展,关健聪期望借助国家及特区政府的支持政策,藉近年“香港情怀”势头的崛起,并利用人工智能(AI)等,将港漫IP重新活化。

盼政府扶持 不止“打卡”活动

他认为香港完全有条件及基础让香港文化重新焕发光彩。他说,以往外国对香港文化的印象比较刻版,往往流于“武打”及功夫;然而香港具有中西荟萃的独特文化底蕴,开放多元的国际城市定位,有能力将中国文化结合外国文化,经本港整合浸淫后形成独有的“香港文化”,再将之输出海外,有利外国更容易认识及接受中国文化,将香港文创IP打造成为联通世界的“桥梁”。

对于缔造蓬勃的文创产业圈,关健聪建议特区政府订立更长远铺排的资助及推广政策,包括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资源及空间发展,并培养大型文创企业,而非只局限短期的“打卡”活动。他指出,韩国的文创产业大获成功,主要由于过去廿年当地政府出手扶持文创企业壮大,当形成具规模的“龙头”企业后,便可以衍生出健全的产业生态圈;反观香港特区政府的文创资助较为零碎,往往只着眼于赞助个别活动,而非着眼整体产业圈的长远发展。

开放版权创作 活化港漫角色

文化传信集团现时拥有100多个原创IP,包括港漫四大名著:《龙虎门》、《中华英雄》、《醉拳》及《如来神掌》,另外《百分百感觉》、《孙子攻略》及《怪异集》等都是集团的“镇店之宝”。然而,集团董事总经理关健聪向香港文汇报表示,本港原创IP自千禧年代起下行,《龙虎门》在最高峰时,每星期卖书近20万册,惟现时每周销量仅1万多册,但已属销量最高的香港漫画。传统港漫IP以“武打”为主,较为人性化及具浓厚人情味,虽然现时仍较受东南亚市场欢迎,但本地市场仍停留在40至50岁读者层。

●文化传信周家恒认为利用AI转化,以新形式创作具浓厚香港地道色彩的旧IP,吸引20至30岁的年轻读者群。

关健聪指,有见市场大幅萎缩,集团近两年部署吸引“Z世代”支持者的策略,包括汇聚素人创作,让更多人参与创作,藉此推广甚至创造出新IP。他相信,《龙虎门》IP历经逾半世纪连续创作,其内涵已累积成庞大“宝藏”。适逢今年是《龙虎门》诞生55周年,集团为释放《龙虎门》等IP的潜在价值,同时帮助创作者解决筹措IP授权费的困难,因此即将推出“AI漫画资料库”平台,开放旗下IP版权供学生及自由创作者“二创”,并透过AI辅助绘图、设计场景台词及制作动画等,然后将作品放上抖音及IG等社交媒体;集团亦会将作品行销往东南亚市场,所得收入将与作者分成,推动“IP碎片化”,方便投资者配对之余,亦可以吸引人才投身文创行业。他透露,目前平台正处宣传阶段,初期投资金额约8位数字(撇除IP价值重估),料最快下月正式推出。

将推“AI漫画资料库”供“二创”

关健聪又透露,今年集团亦会开放旗下IP供学生及自由创作者制作短片参赛,计划年内会参加新加坡及康城影展,以推广旗下IP“出海”东南亚至欧美地区。集团期望将IP重新包装,让读者层流转。此外,今年集团亦会与海外IP合作举行活动及推出新周边产品,包括为日本公司制作的VR游戏提供场景素材,另外亦会与一间日本上市公司合作,旗下演艺团体将于今年来港举办联乘活动。

主动拓海外 邀外企办联乘活动

文化传信集团品牌及版权发展部创意总监周家恒补充,集团的IP活化计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早在2000年初已经进行,集团面对互联网竞争,推出电子版动态漫画,但碍于发行成本过高、受众有限及盗版猖獗而结束。第二阶段活化始于约2010年,将旗下IP与电影、游戏、网剧等结合,当时取得巨大成功并获厚利。踏入2025年,AI发展已相当成熟,加上现时网络短片盛行,因此第三阶段的活化计划便乘着AI大趋势,将集团旗下IP“碎片化”,再利用AI转化,以新形式创作具浓厚香港地道色彩的旧IP,重新产出新形态图像及内容,以吸引20至30岁的年轻读者群。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