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首页要闻 / 正文

反击关税霸凌 | 美国政策朝令夕改 港商中东创新天

香港文汇报记者专访两名已立足中东市场的港商,他们指出美国于特朗普执政下开打关税战,政策朝令夕改,让不少依赖出口的香港商家急中生智开辟新出路。

(香港文汇报记者 文礼愿)美国粗暴无理地掀起关税战,在环球投资市场充满不确定性之际,出名“识执生”的香港商界再施展“脑筋急转弯”的本领,早已抓紧机遇开拓“一带一路”市场拚出另一片新天地。香港文汇报记者专访两名已立足中东市场的港商,他们指出美国于特朗普执政下开打关税战,政策朝令夕改,让不少依赖出口的香港商家急中生智开辟新出路。在中东经营钟表生意的香港中东经贸协会常务副会长黄丽嫦指出,中东虽然不及欧美及亚太等市场规模庞大,但更具弹性与抗压性,她教路当地的低端市场已饱和,加上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产品或服务必须有特色才能突围而出。

从事钟表及饰品业务的黄丽嫦曾经长期主攻美国市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已投身美国贸易圈,熟悉当地消费模式与采购习惯。然而面对美国加大关税战压力,特别针对中国原产地的商品,近年滥施惩罚性征税政策,而且朝令夕改让商界无所适从,早年她已深感风险正在累积,不可再单一依赖美国单一市场,“‘鸡蛋不可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是营商智慧。”

机缘巧合下,黄丽嫦早年结识一位熟悉中东市场的黎巴嫩裔美籍拍档,在对方引荐下,开始拓展杜拜、沙特、阿曼及科威特等市场。她说:“当地实施免税优惠,打工仔不用交薪俸税,吸引不少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外劳,做生意的环境也很自由。”

黄丽嫦(右二)进军中东市场16年,已在当地建立不少人脉。

分散风险 具弹性与抗压性

经过几年的打拚,目前中东市场约占她业务比例逾一成,虽然不及欧美及亚太等地区的市场规模庞大,但更具弹性与抗压性。她指出:“做生意不能单靠一处地方,中东是我分散市场风险的重要一环。”

作为先驱者,黄丽嫦坦言没有不劳而获的生意,目前中东市场竞争烈度愈来愈高,不再是冷门而无人竞争的“矿场”,只有具备特色的产品或服务才能脱颖而出。她直言:“产品一定要有创新、够独特。不要以为带些珠宝、钻石去就有市场。”她以杜拜为例指出,当地中低端产品的批发市场已近乎饱和,这意味平价产品已无切入缝隙,单靠价平货靓难以突围。

无人机机械人技术等受青睐

她指出,对港商来说,最可行的出路是聚焦于科技与创新型产品,例如无人机、自动化建造设备或机械人等。她亦计划今年下半年引入创新科技产品到中东,如无人机等,并于阿曼设立据点同步拓展当地服务型业务。她分析道,目前中东市场最受重视的产业,包括智慧城市建设、创新科技、无人机、智能物流,以及机械人技术等。而沙特2030愿景(Vision 2030)大力推动城市重建与推广科技产业,也为海外企业提供千载难逢的合作契机。

进军中东前也要做足功课,特别需要打通人脉。她说: “他们看重人脉和实力,如果没有熟人或商会穿针引线,有时连约见商务部官员也难。”除了产品与人脉外,文化差异亦是不容忽视之关口。黄丽嫦提醒进场港商须了解当地禁忌与礼仪。“例如与皇室成员交谈不能主动握手、进入清真寺需穿着得体,不能太暴露。”

中东资金欣赏信任港商特质

近年也曾带队到中东寻找商机的大湾区家族办公室协会会长李慧芬则指出,不少中东资金的确有意投资内地,当地人对内地科技产品有强烈兴趣,“他们很佩服中国的创新力,同时又对港商存在信任,觉得港人既有内地人脉,又具国际视野,对法律知识及融资技巧也相当熟悉,故倾向找港人带路,到内地投资。”

建筑师教路进军中东:尊重当地民俗

(香港文汇报记者 唐文)资深建筑师、香港科建国际集团(Cybertecture)创办人罗发礼是“一带一路”建筑业民间商业合作领域的先行者。20年前,他参与建筑设计比赛,凭借一份科技感十足的方案,击败众多国际知名建筑设计事务所,取得杜拜住宅大厦“The Pad Tower”的设计权。经此一役,罗发礼及Cybertecture集团亦在中东地区打开局面,陆续收到更多合作邀约。惟当地的文化背景、法律法规等与中国有诸多差异,罗发礼的“一带一路”之旅亦曾遇到难关。他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时向有意进军中东市场的人士建议,在跨国商业洽谈中,既要尊重当地民俗,亦要善用法律及其他辅助手段,维护自身安全和利益。

罗发礼与中东的合作始于2000年代中期,当时大部分港人对中东的认识都十分有限,“我第一次去中东谈生意的时候,有一位朋友和我说:在那里经商要非常小心,如果做错事,可能会被砍手。”他笑称,听到这个说法起初还感觉很害怕,但一想到机遇与挑战并存,他还是跨出了合作的一步,“你看我现在还好好的,两只手都还在呢。”

香港科建国际集团(Cybertecture)创办人罗发礼。(香港文汇报记者 郭木又 摄)

被禁锢十几小时 坚持维权

在罗发礼多年的中东拓展业务历程中,也曾因为当地的民风而遭遇惊险。他忆述,曾与一位中东客户在商业条款上有不同意见,他遂与一名员工飞往当地进行深入谈判,怎料该客户竟将罗发礼困在办公室内,不达成共识就不准离开。“他把我困在他的办公室十几个小时,比较强硬地恐吓我,要我接受他们的条件。我的员工就一直在办公室门外的走廊里等我。不过我也没有轻易屈服,始终坚持我的意见,最后这个deal(交易)都做到。”

罗发礼指出,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异国人士磋商时,要有一定聪明、灵活的社交技巧,同时亦要具备防人之心,善用法例、保安等手段保护自己。“他们有自己的文化,中国人也有我们的文化,我们要有礼貌,但也不代表要屈服,要想办法坚持自己的价值。”

香港经历与当地转型吻合

作为成功的“一带一路”探路者,罗发礼认为,香港建筑业专业人士在该领域大有可为,更具备独特优势。“香港(设计界)能够提供的最大贡献,应该是香港的历史。”

他解释,香港是一个在较短时期内迅猛发展的独特地区,几乎从一个小渔村一跃成为现代化的国际都市,这与很多正在经历转型的中东国家正好吻合。“香港可以说是一个从零开始的地方,中东一些地区也正在从曾经的贫穷进入快速发展时代,他们在基础公共设施建设、房屋网络,甚至一些政策经验上,都可以借鉴香港历史。而且因为当地发展起步更晚,他们一步到位建成的建筑物会更为先进和现代化,有‘未来之城’美誉的杜拜是其中代表。”

罗发礼本人擅长的建筑风格正是前卫的“赛博建筑”,有关设计极有视觉冲击力,将科技感、未来感等种种难以名状的氛围以建筑美学的形式展现出来,能够良好融入杜拜等地的城市规划,亦令他在国际设计比赛中屡获大奖。“设计界很长一段时间内提到前卫,总是以为来自欧美设计师,但其实中国都可以很前卫,不是说中国设计师的作品就必须带有传统中国元素,其他风格我们也可以很擅长。”罗发礼说,来自业界的肯定让他有为国争光的满足感。

除“赛博建筑”风格的建筑,罗发礼亦不乏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例如他于2017年在香港落成的设计作品“水管屋Opod”。罗发礼指世界上几乎所有大城市都在面对住房困难,水管屋引入一种新的建筑理念,以现成的城市设施为造型,构建低成本的微型居所,纾缓住房问题。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