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同行 社区跃动”湾区资讯全接触活动昨日举行启动礼。(香港文汇报记者涂穴 摄)
(香港文汇报记者 唐文)现时约有50万名港人在广东省居住、工作或就学,惟粤港两地在法例、福利政策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当地港人需要准确的资讯协助。由香港工联会大湾区社会服务社主办的“湾区同行 社区跃动”湾区资讯全接触活动昨日举行启动礼,拟未来一年邀请不同服务单位宣讲资讯、举办考察团,让不同阶层港人认识各项便民惠港措施。工联会大湾区社会服务社总干事曾志文表示,居内地的港人不时因两地法例差异遇到各类问题,例如有港人婆婆为继承其在内地逝世丈夫的5万元遗产而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并耗资逾两万元聘请法律人手,令到手的遗产损耗近半,反映法例互通方面有改善空间。
让内地掌握当地港人需求
曾志文介绍,计划透过是次活动在本港社区、乡团、工会、非牟利机构等,邀请不同的服务单位宣讲资讯、举办考察团,让不同阶层港人认识湾区内地城市各项便民惠港措施,同时让内地相关单位掌握在当地港人的需求,推动政策改善,促进湾区融合发展,“活动最少会维持一年,预计举办至少20场宣讲。过去两个月已经举办6场,对完成KPI(绩效指标)很有信心。”
她指出,虽然粤港两地政府提出很多惠民措施,但许多港人并不了解详情,加上现时网上有很多讯息不准确,有市民按图索骥并信以为真,结果造成麻烦。工联会湾区社将向公众提供准确讯息,亦希望能透过有关活动收集更多数据,就两地政府的政策提出改善建议。
冀法律文书两地互认 免港人奔波
两地法律文件等方面的差异亦对市民造成困扰。曾志文引述一名港人婆婆的丈夫在内地过身,亡夫在内地的5万元账户存款因而被冻结,婆婆希望取得该笔遗产,但要经过繁琐的申请手续,“若相关文书能够两地互认,甚至线上办理,就不用港人奔走内地不同部门。”
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副局长何启明在活动上致辞时表示,今次活动是深入社区、服务社会的重要举措。他期望湾区社作为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的支援机构,未来在青年工作、跨境安老等议题上与特区政府充分合作,让有关政策更好地实施。
工联会会长吴秋北表示,活动助构建连接各持份者的大型宣讲、交流平台,让大家互通信息,深化需求。湾区社主席黄国健表示,该社于过去一年为不同群体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各项服务累计受惠者超过1.2万人次。
主礼嘉宾共同为活动的支持单位颁发感谢状。随后,一众嘉宾共同将“湾区同行 社区跃动”湾区资讯全接触的多项服务内容,包括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内地养老福利知多啲、广东院舍计划、房屋遗产法律、续领内地驾照等内容张贴在背幕上,以示活动正式启动。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