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观点 / 正文

陈仲尼:借镜浙江经验 赋能香港创科产业升级

浙江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是数字经济的领跑者。浙江近年来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民营经济培育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正处于由治及兴的关键阶段,亟须通过产业转型提升竞争力。

文|陈仲尼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深度融合的背景下,行政长官李家超率团访问浙江,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是浙港两地高层互动的重要里程碑,更为两地深化合作、共谋发展提供了宝贵契机。

浙江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是数字经济的领跑者。浙江近年来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民营经济培育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正处于由治及兴的关键阶段,亟须通过产业转型提升竞争力。

李家超率特区政府代表团一连四日访问浙江。抵达浙江杭州后,李家超到访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了解杭港创科合作进展。代表团晚上出席浙江省香港商会安排的聚餐,与在浙江的港人及港企代表交流。

李家超其后亦到访杭州未来科技城城市展馆,了解当地在智慧城市、人工智能(AI)等领域的发展和建设城西科创大走廊的成就,其间与“杭州六小龙”创科企业代表会面,听取他们在有关机械人、人工智能、游戏开发等新技术领域发展的介绍,部分更提到与香港的合作计划。

构建跨领域协同创新生态

这次特区政府代表团访问浙江,除了考察走访外,最重要的行程是参与“浙港合作会议”第一次会议。会议由李家超与浙江省委书记王浩共同主持。今次会议,双方亦取得丰硕成果,签署了合作备忘录,确立了13项重点合作领域、共51个项目,包括共建“一带一路”及商贸投资、金融、航空等重点合作领域。此外,还签署了科技、住房、经贸、青年领域的4份合作协议,进一步拓展在不同方面的交流合作。

李家超其后转至宁波,出席“投资香港推介大会暨甬港经济合作论坛”。这次大会以“香港通道、联动浙港、相聚宁波、共拓机遇”为主题,汇聚多位来自金融、供应链、创新科技和专业服务等领域的商界领袖分享香港在各领域的优势和机遇,超过600人参与。李家超见证了香港投资推广署与12家浙江企业签约,涵盖人工智慧、新能源、生命科技等领域。

今次特区代表团访问浙江,收获丰富,代表团可以借鉴浙江的科技创新经验,应用到特区层面,与浙江建立深化合作关系,并强化“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事实上,浙江的实践证明,科技创新必须与产业应用、资本支持紧密结合。香港应发挥国际金融中心优势,设立专项科创母基金,吸引浙江龙头企业共建“跨境研发中心”;同时借鉴浙江“揭榜挂帅”机制,推动高校、实验室与产业界联合攻关关键技术。香港可借鉴浙江“数实融合”路径,推动金融、物流等优势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并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为试点,构建跨领域协同创新生态。

注重绿色建设

浙江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73%以上的生产总值、87%以上的就业和90%以上的出口,培育了63家“独角兽”。香港同样是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社会,可参考相关经验,进一步激活中小企业活力,通过税收优惠、创科基金等政策支持本土企业发展,并发挥国际化优势,助力浙港企业“并船出海”,特别是拓展新兴市场。

浙江是全国首个生态省。香港可借鉴这方面的经验,将北部都会区发展与绿色科技结合,打造“零碳智慧城市”示范区,并探索碳金融、绿色债券等领域合作。香港绿色金融认证体系更可与浙江碳普惠机制,联合开发“大湾区—长三角”碳核算标准,发行专项债券支持新能源基建,打造亚太绿色金融枢纽。

甬港两地的渊源尤为深厚,去年7月,习近平主席给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回信,赞扬他们“传承先辈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积极创新创业、捐资助学,为家乡建设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薪火相传的爱国心、桑梓情”。李家超今次访问期间,亦多次提及近代“宁波帮”对香港工业发展的贡献,强调新时代需以“科创联动”延续两地合作基因,从“资本输出”转向“知识共享”。

港浙两地优势互补,合作潜力巨大。李家超此行正可以深入了解浙江的科技创新发展模式,并借鉴相关经验,为香港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开拓新空间。

(作者系全国人大代表、立法会议员)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