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梅若林:“颠覆案”被告出狱 维护国安警钟长鸣

“35+颠覆政权案”其中4名被告昨日刑满出狱。这些人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沉重代价,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整宗案件对香港造成的负面影响并没有完全消除,对香港依然具有高度的警醒作用。

文|梅若林

“35+颠覆政权案”其中4名被告昨日刑满出狱。这些人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沉重代价,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整宗案件对香港造成的负面影响并没有完全消除,对香港依然具有高度的警醒作用。尤其在于,一些人仍然对其抱以同情心态,甚至继续美化、“英雄化”其所作所为。香港在完善维护国安制度机制后,有今日的局面来之不易,我们更要珍惜大好形势,更要坚定维护好国家安全,才能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稳健迈向由治及兴。

在一段时间以来,香港社会始终有一些声音,把“颠覆政权案”中的被告视为“受害者”,或美化他们的罪行,将之视作为香港争取民主的“英雄”、“斗士”。但现实是,从非法“占中”、到旺角暴乱、黑暴,这些“受害者”所做的却是把香港推向暴力深渊,甚至一度想“揽炒”整个香港。他们从来没有令香港变得更好,也没有令香港变得更自由更民主,而是在拖香港发展的后腿,对香港造成不能磨灭的破坏。这些人绝非“受害者”,只是为一己私利出卖港人利益,站在港人对立面的罪犯。

不容“英雄化”罪犯

在其出狱之际,其实我们更应该问一个问题:为何这些人,当初会甘愿被激进派以至“港独”势力骑劫,最后落得如斯下场?个中原因有二。其一,便是投机主义。自2014年非法“占中”开始,“违法达义”等歪理谬论在香港社会打开了“潘朵拉盒子”,借着学术、自由、民主等包装,小部分人竟然接受“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案底会令人生精彩”等歪理。尤其当时不少年轻人深受荼毒,经过国教风波、非法“占中”、旺角暴乱、修例风波,激进派以至“港独派”风头一时无两,对于当时普遍缺乏年轻人支持的“传统反对派”来说,其选择便是向激进派靠拢,以在短期争取更多的选票。

但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正是“传统反对派”自我毁灭之路的开始。也许部分人最初还以为可以把激进派的政治能量为我所用,但却遭到激进派骑劫。当激进派在黑暴中提出“齐上齐落”、“不割席”的时候,“传统反对派”就已经注定要被绑死在这架朝着悬崖直冲的战车上。因为最初选择了与激进派站到一起,反悔就意味会被政治能量反噬,于是只能硬着头皮一条路走到黑。这种全无主见,光顾选票到处投机,没有任何战略定力的所为,结局就是不但失去原本支持者的支持,也彻底终结了自己的政治生命。

其二,是对“一国两制”的错误了解。严格来说,其实这并不只是“传统反对派”,过去一段颇长的时期,香港社会强调“两制”多于“一国”,误认为高度自治等于“完全自治”,中央不会对香港问题出手。

正因如此,他们看轻了中央政府维护国家主权、国家安全的坚定决心,没有料到中央政府会果断出手制定香港国安法,直接发挥一法定香江的作用。也正是因为对于“一国两制”的错误认知,一些人没有意识到颠覆国家政权、勾结外国势力等危害国家安全行径的严重性,甚至在国安法颁布实施、“爱国者治港”原则落实后,仍把基本法当作玩弄政治手段的工具,企图“揽炒”香港。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其结果可想而知,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最高原则,相关部门不可能会对危害国家安全、主权的犯罪行为视若无睹,也因为对这一点缺乏应有的认识,部分“传统反对派”甚至到被捕一刻仍不自觉已经逾越红线,还以为自己所做的都是正常合法之事。从这个角度来说,咎由自取也许是最恰当的形容词。

今日的香港已经不同以往,经过了黑暴、疫情、美西方蛮不讲理的打压,香港各界已经理解到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对于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所谓的“本土派”、“揽炒派”以至“港独派”都已经再无市场,至于当天倒向激进派的“传统反对派”,也将要成为香港政治篇章上的一页历史。

对于刑满出狱者,若然真心悔过,从此痛改前非,相信香港社会仍会显现出足够大的包容度;但若一些人继续沉醉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中,或是用“英雄化”的方式来看待他们,只会重蹈覆辙,也必将面对更严厉的惩罚。

激进政治永远是死路一条,暴力不可能为自己和香港争取到任何东西。试想,如果当日“传统反对派”企硬与激进势力切割,坚持走务实政治路线,民主党、公民党这些政党落得今日的下场?“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如果忘记过去,忘记了在哪里摔跤的、怎么摔跤的,那以后还会遇到更大的麻烦、栽更大的跟头。”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