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首页要闻 / 正文

中东致力经济多元 港藉优势显身手

为拓展中东商机,行政长官李家超将在周六(10日)率领香港及内地50多名商贸代表,访问卡塔尔和科威特,引起各界对中东的关注。香港贸发局研究总监范婉儿表示,因应地缘政治,这两个国家对亚洲投资兴趣大增。

香港贸发局研究总监范婉儿。

为拓展中东商机,行政长官李家超将在周六(10日)率领香港及内地50多名商贸代表,访问卡塔尔和科威特,引起各界对中东的关注。香港贸发局研究总监范婉儿表示,因应地缘政治,这两个国家对亚洲投资兴趣大增,尤其是中国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 AI)发明量达全球七成,很符合这两国对人工智能(AI)的需求。同时,香港具备资金自由进出、货币稳定等优势,全球对内地投资有三分二经香港进行,故中东企业可在港找到各项内地机遇,而内地亦视香港为走出去首要平台,令香港成为中外资金交汇点,充分发挥好香港“超级联系人”的角色。

为了解中东商机,近期该局研究部派员到科威特及卡塔尔访问。范婉儿表示,美国大幅加征关税,令市场反思不应太倚赖一个市场,由以往投资很重视欧美市场,改为现时看重亚洲,且科威特及卡塔尔均大力推动经济多元化,希望发展更多能源以外业务,亦十分重视可持续发展。

卡塔尔基建出色 吸引港商投资酒店

谈及科威特及卡塔尔情况,范婉儿指出,卡塔尔在2022年举行足球世界杯后,基建十分出色,有利吸引外资到当地投资,亦令其旅客数目多于该国本地人口,因而吸引香港一些地产商投资当地酒店项目。科威特则曾因国会争议,令很多大型基建项目无法如期落实,出现很大延误,但该国去年解散国会,当地普遍认为此举或令发展加快。

范婉儿表示,由于地缘政治因素,两国在贸易、投资及金融上,对亚洲区更有兴趣。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中资企业已参与两国的基建项目,而香港则强于项目设计、项目管理,故大有可为。再者,中资企业走出去时,在合约方面,往往未必懂得好好保障自身利益,而香港的专业服务业很国际化及水准高,可为中企提供支持。

科威特方面,该局经济师(亚洲及新兴市场)张家熙表示,科威特致力发展非石油业务,2016年至2023年期间,非石油占该国实质国内生产总值(GDP)成长的比重,已从43%上升至50%,当中以金融业发展较佳。值得留意的是,2023年中国是科威特最大的贸易伙伴,占贸易总额约五分之一,而近年积极出海的内地车企,在当地颇受欢迎,是科威特入口最多的内地产品。科威特《阿拉伯人》报评论曾指出,内地汽车在其较高性价比的基础上,结合新技术运用以及适合本地市场的设计,在当地赢得消费者的口碑,也获得经销商的青睐。至于香港,去年与科威特的贸易额为2.4亿美元,在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中排名第五。

科威特大兴土木 商机处处

中长期而言,科威特提出“科威特2035愿景”计划旨在成为区域金融和贸易中心,冀提高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能力,亦大力推动私营经济,希望到2035年有四成经济由私营公司推动,为推动此目标,更让私人企业可参与基建项目。再者,该国正大兴土木,为香港公司带来不少机遇,例如顾问服务、管控工程进度、提供太阳能或风力发电的方案。资讯通信技术与科技方面,该国加强先进技术解决方案在能源和建筑领域的应用,为香港在数码服务供应、软件解决方案、金融科技解决方案上,提供不少机会。

卡塔尔拓非石油产业 旅游金融潜力大

卡塔尔为中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国家,长期以来依赖石油和天然气出口支撑经济增长。然而,近年该国推动经济多元化,积极发展金融、物流、旅游和数字经济等产业,减少对能源产业的依赖。香港贸发局经济师(亚洲及新兴市场研究团队)罗宗熙表示,卡塔尔推动经济转型而发展的产业,不少属香港强项,可为香港企业带来很多机遇。

两地贸易额六年增四成

罗宗熙指出,卡塔尔正大力拓展非石油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由2021年的61.3%,升至2023年的66.7%。其中,金融及保险、建筑、批发和零售、房地产等均发展理想。至于卡塔尔与香港贸易关系,过去6年两地贸易额增长逾四成,去年达16亿美元,而卡塔尔是香港在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第二大贸易伙伴。

贸发局报告指出,卡塔尔近年逐渐增加对亚洲(尤其是中国内地、印度和日本)的投资。香港作为内地的国际金融门户,可吸引更多卡塔尔资本,特别是在金融科技、绿色能源和基础设施领域。值得注意的是卡塔尔发布“2030国家愿景”第三版明确了几大发展重点,包括:经济多元化,特别是减少能源依赖,发展高增值产业;提升劳动力生产力,培养科技与高端制造业人才;数字化升级,推动政府服务;医疗和金融科技转型;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和吸引国际人才定居。

同时,卡塔尔亦大力拓展物流及旅游,而香港国际机场作为全球最繁忙货运机场,物流实力雄厚,若与卡塔尔加强合作,可创造很多商机,而香港的旅游业十分发达,料双方具很大发展空间。金融方面,香港是全球最大和最重要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能提供全面的人民币计价金融服务,包括清算、结算、融资、资产管理和风险管理等,且在数字化及金融科技上实力出众,两者合作前景乐观。

中东消费力强 钟情色彩鲜艳产品

对于很多人而言,中东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名字,外界普遍印象是富甲一方的产油国。香港─中东经贸协会副会长俞国伟表示,中东富裕国家消费力很强,对产品的要求亦与欧美发达国家相若。然而,中东消费者在产品颜色选择上,与西方国家有很大差别,特别钟情鲜艳的颜色,畅销货多为金色等明亮颜色,这往往是外界忽略之事。因此,他认为,港商应多参加访问团,以增加对当地的了解。

俞国伟任职的公司,出口家电往中东地区已20多年,因而十分了解当地消费文化。他向《大公报》表示,中东的富裕产油国拥有很强的消费力,甚至可以说是“豪爽”。“中东产油国的人好有钱,消费者对喜欢的产品可以一掷千金,但他们对产品要求也很高,加上当地人很了解世界潮流,会要求产品与欧美同级;但与消费者不同,进口商亦会讨价还价,所以中东市场有得做,但要花一番心思。”

俞国伟表示,很多香港企业习惯做欧美市场,但中东的审美眼光与欧美大为不同,必须要花时间与中东公司好好打交道,深入了解当地人的喜好。举例说,西方消费者往往不大接受金色产品,但在很多中东地区则属优先之选,这些都是港商难以理解之事。因此,他建议,港商应多参加香港─中东经贸协会、贸发局及各商会的考察团,亲身体验当地消费文化及建立人脉。

尊重当地宗教 避免触犯禁忌

另有商会人士指出,很多港商都对中东感到陌生,建议透过当地华商会及中国驻外使馆的经济贸易处了解详情,避免“踩坑”。他举例说,科威特及卡塔尔均为伊斯兰国家,但香港人对此了解甚少,容易出现问题。营商文化上,以卡塔尔为例,当地人很重视人际关系,要投入时间和精力与当地合作伙伴、客户及政府官员建立良好关系。他分享说,当地人喜欢在咖啡馆一边喝咖啡或茶,一边抽水烟,一边高谈阔论,港商必须保持耐性及愿意花时间饮咖啡。

同时,伊斯兰教禁酒和猪肉,也忌讳谈论有关猪的话题,亦要充分尊重宗教,并配合相关月份和活动,例如在斋戒期间,政府部门和营业场所会更改上班时间,均要注意及提前做好规划。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