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资讯 / 正文

“丝路心相通”中非友好国际志愿服务活动在内罗毕马萨雷举行

香港新闻社5月14日报道 “丝路心相通”中非友好国际志愿服务活动9日在肯尼亚内罗毕马萨雷贫民窟的小赢造梦小学举行。

香港新闻社5月14日报道 “丝路心相通”中非友好国际志愿服务活动9日在肯尼亚内罗毕马萨雷贫民窟的小赢造梦小学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中促会)与造梦公益共同主办,旨在通过青年志愿服务加强中非民间交流,深化民心相通。

2024年7月,在湖南长沙举办的第七届中非民间论坛期间,中促会和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共同发起“丝路心相通”国际志愿服务专项计划。本次活动系专项计划的系列活动之一。

中促会副会长李军及副秘书长王珂、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参赞孙一楠、造梦公益创始人刘宜孟翰、肯尼亚公益组织全国协会主席齐贝伊、马萨雷区域负责人丹巴、小赢造梦小学校长马廷德以及中肯各界社会组织、社区政府代表、学生代表100余人出席。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代表团和国内社会组织、企业、高校等代表近50人深入贫民窟社区,实地考察面向贫民窟儿童的“小而美”民生项目,共同见证中非青年合作成果。青爱基金会理事长张银俊为小赢造梦小学学生赠送学习、生活用品及糖果,与孩子们亲切交流,并与肯尼亚妇女青年儿童组织项目负责人蒙比·基拉古女士就艾滋病预防教育、妇女儿童发展及教育赋能等问题展开交流。张银俊还向联合国人居署高级顾问章兴泉先生及联合国人居署政府事务秘书处凌曦讲述了青爱在中国走过的20年,并向对方了解了联合国在非洲的发展政策,共同探讨了在非洲发展的机会与挑战。

中肯领导寄语:合作源于信任,未来基于共建

在活动致辞中,李军表示:“中非是命运与梦想相连的伙伴。”他强调,中促会将持续支持像DBSA这样的青年公益组织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汇聚民间力量,拓展中非交流的深度与温度。

肯尼亚公益组织全国协会主席齐贝伊高度评价中国青年公益组织在非洲的长期耕耘,并代表肯尼亚非营利组织表达支持,他强调:“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历史性的贸易通道,更是一条超越国界的友谊之路。今天,我们继续这一传统,共同肩负起和平、繁荣与进步的愿景。丝路心相通——中非友好国际志愿服务活动” 正是全球协作重要性的有力见证,它让不同背景的人汇聚一堂,交流经验、分享思想,建立起可持续的深厚伙伴关系。这才是真正的发展与服务精神——因爱与责任凝聚在一起,为共同的目标携手前行。”

中非民心互通的真实写照:青年声音奏响丝路强音

造梦公益创始人刘宜孟翰在致辞中回顾了该组织自2014年创立以来十年在非洲的公益实践。他表示:“我们用八万元众筹款建起马萨雷第一所混凝土教室,至今已在非洲六国服务超过四万人。” 他还表示,造梦公益志愿者团队通过教育援建、国际免费午餐、艺术展演、足球项目等方式实实在在改变了众多当地青少年的人生轨迹。

马萨雷社区感言:从被忽视到被关爱,这是一座“希望的建筑”

马萨雷社区区长在发言中动情地说:“生活在马萨雷的大量成人和孩子,日均生活费不足一美元,国际免费午餐公益提供的午餐几乎是每天能吃到的唯一一顿饭”。她还讲述了筑梦服务协会的新建社区中心项目在洪灾期间作为避难所和物资分发点的重要作用,她在展望未来时强调:“我们梦想在这里设立‘友谊厨房’、技能培训中心与奖学金计划,让临时爱心建筑不仅能避风,也能启航。” 

小赢造梦小学由筑梦服务协会创立,并由多家中方机构捐助建立。小赢造梦小学校长在发言中动情地讲到:“当暴雨倾泻,房屋被卷走,街道成激流,食物短缺,净水难觅,旧校址停课,教堂淹没,恐惧笼罩着每户人家时,这座建筑(希望小学)变成了避风港。应急物资在此分发,救援人员在此调度,母亲们在此哺育幼儿。更重要的是,在这里,尊严得到了守护。”

结语:一座学校,一条纽带,一群志愿者,一份未来

活动最后,全体嘉宾与学生合影留念。“筑梦丝路,改变人生”的倡议在孩子们灿烂的笑容中愈发鲜明。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志愿服务展示,更是一场跨越国界的民心对话。中非友谊,在马萨雷这片贫瘠却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写下了新时代南南合作最温暖的注脚。

张银俊携国际事务部部长王长昆、资产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翔、母爱书院总院副院长陈小云一同出席。

(王长昆)

责任编辑:李涵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