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首页要闻 / 正文

一碗米线的伦敦逆袭:从普通到非凡的品牌之路

香港新闻社5月18日讯 在伦敦最热闹的市中心利物浦,有一处没有市中心喧嚣的僻静小巷子,冷清时几乎没有行人,而一碗米线却打破小巷的宁静吸引食客络绎不绝。这家米线店起名“CHEW FUN”,中文名则叫“吃范儿”。

文|纪硕鸣

在中国的三四线城市,米线是一种随处可见的日常食物,不起眼却承载著无数人的平凡日常。然而,当这一碗普通的米线漂洋过海,落户伦敦六年之后,却成功打造出了一个让人惊豔的品牌。这碗米线并不属于中国的任何一个地域特色,但却在异国他乡成为华人口中的家乡味道,并且为本地的西方客人所接受和喜爱。它的成功背后,靠的正是对市场的深刻洞察、对大众口味的精准把握,以及以细緻入味的品质赢得客户。

在伦敦最热闹的市中心利物浦,有一处没有市中心喧嚣的僻静小巷子,冷清时几乎没有行人,而一碗米线却打破小巷的宁静吸引食客络绎不绝。这家米线店起名“CHEW FUN”,中文名则叫“吃范儿”。“范儿”在北方人看来是一种气派,上海人则称之一种“腔调”。店名既没有突出米线,也不标榜中国那个地域的特色,展示了一种感觉包容、多元的格局。

融合的味觉:没有地域的限制,却拥有家的味道

一直以来,食客都难以向他人准确介绍“Chew Fun”的米线。它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云南或者贵州米线,也不完全属于任何一个具体地域的风味,只会用“总之就是好吃”去形容。

直到创办人说了一句令人深有感触的话:“我们特意不为这碗米线贴上地区标籤,不想让它被任何地方的刻板印象所限制。这个味道,是属于大众的。”才令人恍然大悟,找不到出处又让人如此熟悉的味道。

老闆的初衷,是想做出一碗能让身在英国的中国学子,在异地嚐到一口便想起家的米线,那是一份乡愁,那种熟悉感与慰藉。他说,这碗米线的味道,甚至在我们自己的家乡也未必找得到。它不是对某个地方风味的複制,而是从无数人的记忆与情感中提炼出来的一种共鸣。

在国内,米线往往被标籤化,属于某一个地方的美食,比如云南米线、桂林米粉。有留英学生品味了Chew Fun米线,回到国内再也找不到它的味觉。这碗米线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独一无二,甚至是伦敦有中国国内无。

原来,味道不必有明确的源头,它可以是人心深处交织而成的情感与记忆。Chew Fun的米线,不仅仅是一道料理,更像是一份对身份的寄託,是一段异乡旅程中最温柔的慰藉。

这家米线店的创始人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不主打任何地方特色,而是以“味觉的最大公约数”为核心,融合了来自中国各地的风味,打造出一个适合众人口味的米线品牌。这样的策略,既避免了地域口味限制所带来的局限性,也为品牌注入了更大的包容性和灵活性。

创始人提到,米线的制作背后,是一种对“群体味觉记忆”的追寻。他认为,人们对食物的记忆往往来自于童年的初始味觉,而这种味觉记忆可以跨越地域和文化的界限,成为一种普世的感受。因此,他们将米线的汤底、调料和佐料进行了精心设计,既保留了中国菜的精髓,又调和出适合异国市场的大众化口味。对于华人来说,这碗米线能够唤起他们的家乡记忆;而对于西方客人来说,这是一碗既有中国风味、又符合他们口味期待的“异国美食”。

从细緻入味到大格局:赢得客户味蕾的祕诀

细緻,是这家米线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看似简单的一碗米线,实际上背后有著极为严苛的标准化流程和细緻的制作要求。以牛肉为例,他们要求牛肉的切片厚薄均匀,不能过厚也不能过薄;牛肉的口感既不能塞牙,也不能入口即化,而是需要保持适当的嚼劲和汁水。每一款产品的口感、调料比例和制作流程,都有著严格的SOP标准,确保每一碗米线都能达到稳定的品质。

此外,米线的汤底和吃法也为顾客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麻辣汤、胡椒豚骨汤、酸辣汤、番茄汤、泡椒汤等多种汤底满足了不同客人的需求;而乾拌、湿吃等多种吃法,则让顾客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这种不被定义、自由发挥的理念,让顾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仪式感和尊重感。

正是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这家米线店从普通的快餐米线脱颖而出,成为一个具有格局和品牌影响力的餐饮项目。在创始人看来,这碗米线的格局不仅在于它的味觉融合,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文化理念——不仅仅是满足温饱,而是以精緻和细腻的方式传递中国美食的魅力。

Chew Fun的主食有四种,包括米粉、红薯粉、油面和米饭;浇头则分牛肉、猪肉及禽类,牛肉和猪肉的各有五款,鸡鸭类有四款,外加素食;而被称作灵魂伴侣的口味有六种,经典卤汁干拌、陈醋红葱干拌、原味牛骨汤配送经典卤汁等等。只要走入店门,总有一款适合你。尤其是英国的年轻人,这裡成为他们工作之馀果腹的重要选择。

除了米线,这家店还推出了丰富的小吃和素食菜单,以进一步提升顾客的用餐体验。这些小吃来自中国各地,比如五香牛肉、炸鸡、红油百叶、台式香肠等有二十来种,既可以搭配米线一起享用,也可以作为单独的餐点供顾客选择。店内甚至推出了“点两份小吃送啤酒或甜点”的活动,鼓励顾客在店内多停留,将米线这类速食变成一种休閒和社交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吃完就走的快餐模式。

素食菜单的设置,则是基于对不同饮食文化和信仰的尊重。无论是吃素的本地人,还是信仰特殊饮食规范的客人,都能在这裡找到适合自己的选择。这种多元化的经营理念,为品牌吸引了更多元化的客群,从华人留学生到本地居民,甚至是国际游客,都能在这裡找到属于自己的饮食记忆。

中国味道的国际化:让本地人爱上“米线”

在伦敦这样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如何让本地人接受米线,对品牌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创始人坦言,对于许多西方人来说,米线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食品。因此,他们不仅注重产品本身的品质,还通过市场教育和品牌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和接受这种来自中国的传统美食。

与此同时,他们并没有一味迎合本地人的口味,而是坚持保留中国菜的核心特色。创始人认为,中国菜的精华在于细腻与多样化,而这正是吸引本地人的关键。比如,通过让本地人尝试麻辣汤底或酸辣口味的米线,让他们逐渐接受更多元的中国味道;再比如,结合季节推出季节限定的汤底和小吃,让顾客始终对菜单保持新鲜感和期待感。

有一对英国本地的中年夫妇,隔三差五的就来Chew Fun叫上一碗米线,他们说,这口味适合他们,最重要的,这是令人难忘的中餐。

这碗米线的成功,不仅是因为它迎合了市场需求和大众口味,更因为它在细节上做到了极致,在理念上做出了格局。它不仅仅是一碗米线,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和融合。对于华人来说,这裡是他们在异国他乡找到的家的味道;对于本地人来说,这是一碗能够打开他们味蕾的中国菜。

2019年开业至今的六年时间,这家米线店从普通到非凡,从一碗米线做到了一个品牌。一碗小小的米线,承载著的不仅是味觉的满足,更是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这正是它能在伦敦立足并不断壮大的原因,也是它成为中餐国际化的一个成功范例。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