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健锋
行政长官李家超早前率领商贸代表团出访中东,与当地政商界签署多项合作备忘录及协议,成果斐然。笔者作为商界一员随团出行,亲身见证中东国家转型发展的魄力,亦深刻体会到香港在国家内联外通战略中的独特价值。
此行笔者与中东当地机构深入商讨两项科技合作协议,若顺利落实,不仅可为香港企业开辟新市场,更印证了中东国家在经济转型中对创新技术的渴求。
为中东医疗转型提供解决方案
事实上,中东虽以石油资源闻名,但其未雨绸缪的远见早已显现。卡塔尔便是典型例子。当地早于上世纪末已意识到单一依赖石油的风险,故此率先大规模开发天然气资源并拓展金融服务业,成功将经济命脉多元化。如今,卡塔尔不仅是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其主权财富基金更透过投资科技、基建等领域,在全球资本市场扮演关键角色。
与中东商界领袖的交流中,笔者深切感受到他们对中国市场的浓厚兴趣。无论是新能源开发、基础建设,还是医疗技术引进,中东企业皆希望透过香港这座国际化平台,进入内地庞大市场。
随着人口老化,医疗保健和生物科技方面将是环球投资热点。以医疗产业为例,中东因为饮食结构和气候因素,慢性病成为主要公共议题。加上当地正大力提升公共医疗水平,对符合国际标准的设备与药品需求迫切。香港严谨的认证制度与研发能力,赢得一众国际客户信任,未来若可结合内地的生产力与香港的国际化网络,必能为中东医疗转型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
用香港专业服务专长推展绿色项目
“香港所长”与“中东所需”的互补性,在金融领域更为突出。中东主权基金近年积极布局亚洲,而香港成熟的资本市场、多元的融资工具,以及与国际接轨的法律体系,正可为其投资内地基建、新能源等项目提供高效通道。更重要的是,香港汇聚了众多具国际视野的专业服务人才,涵盖法律、会计审计、资讯科技、物流供应链管理以至广告设计等领域,形成全方位支援体系。例如中东资金投资内地新能源项目时,既需香港金融机构筹措资金,也需要法律团队厘清跨境监管要求。这些专业服务的无缝衔接,让中东投资者能借助香港跳板进入中国内地。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浪潮,为香港与中东开辟了崭新合作空间。例如卡塔尔,尽管其坐拥丰富油气资源,但发展太阳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已成国家战略。这与香港推动绿色金融的规划不谋而合。香港不仅拥有亚洲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更具备为跨境碳交易制定标准的专业能力。未来若可在中东清洁能源项目中引入香港的融资服务与环保科技,既能助力当地可持续发展,亦能为国家“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纵观全局,中东之行的成功,实得益于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中东企业看重香港,不仅因为香港拥有普通法制度、资金自由流通等传统强项,更在于香港既能深入理解国家政策与市场特点,又能以国际化视野促成跨文化合作。无论是协助中东资金对接东南亚基建项目,还是引进内地新能源技术至中东市场,香港专业服务的桥梁作用不可或缺。
特区政府正积极推动与“海合会”签署自贸协议,加上卡塔尔、阿联酋等国对特区护照持有人实施免签政策,香港与中东的联通已更上层楼。作为商界代表,笔者深信这片热土将成为香港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当前全球经济重心东移,香港须把握天时地利,以自身所长服务国家所需。今次中东之行播下合作的种子,未来只要政商各界同心灌溉,便能收获共赢硕果。
(作者系行政会议成员、立法会议员)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